本报通讯员 南星 秦丹 本报记者 李岚
“俺家屋顶的光伏电站,30天发电量大约300千瓦时左右,1千瓦时能卖近1块钱,就是300块钱收入。”洛南县永丰镇刘沟村村民张正自从家里安装了屋顶电站,就有了来自“阳光”的收入,这让他既欣慰又惊奇。
与张正一同安装屋顶电站的还有村民闫水鹏。4月20日下午,他指着屋顶上的光伏电站高兴地告诉记者:“你看这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既是美丽山村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政府为我们建设的‘无烟工厂\’,更是我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坐在家里挣钱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洛南县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在全县光照条件好的贫困地区按照***的要求,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实施,保障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目前,该县在永丰镇刘沟村、高耀镇双关村、古城镇何村、柏峪寺镇薛湾村修建精准脱贫光伏电站。
据悉,“光伏扶贫”项目实施不仅实现了扶贫到村、精准到户,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该县这4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32.56千瓦,年发电量约23万度,每年可获得电网公司收购电价和国家新能源补贴23万元,779户贫困户直接受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新煜孙洁)今年以来,农发行洛南县支行始终把存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取得可喜成绩。截至4月末,较年初新增开户单位156个;存款余额达432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274万元。...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