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景东旭
24年来,时煜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困难学生和后进生分外关注。
班上一学生,性格孤僻,总是把自己“藏起来”,不愿意与人交往。学习成绩很差,生活方面也不太讲究卫生。时煜经过观察,决定去家访。来到家时老师惊呆了,学生的父亲是聋哑人,常年不在家,母亲早年离家出走,照顾孩子生活的是年过七旬的奶奶。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一家没有生活来源,全部收入是靠奶奶的抚恤金和捡来的垃圾。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时煜首先召开了“关爱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主题班会活动,班委会想出了帮助该生的高招:帮助其奶奶收集空饮料瓶。全班同学每天把自己喝过的或收集的空饮料瓶带到学校来,时煜把它们装进大塑料袋里,放学安排同学帮助他送回家。一段时间后,孩子不再迟到,经常很早到校,把讲桌和讲台打扫得干干净净,课间主动打扫教室卫生,帮助同学倒垃圾,学习成绩也慢慢提升了,在小学毕业考试中,数学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
六年级(3)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父亲抚养他。父亲疏于管理,加之家庭变故,孩子缺乏关爱,变得性格怪异,不仅经常不完成作业,还经常打架。时老师了解情况后,像妈妈一样关心他:发现他没有吃早餐时,就给他讲了不吃早餐的害处;拿出零钱让他去食堂吃早餐;发现他缺乏家庭的关爱,就把他带回家里,和他聊天,给他讲故事,给他耐心地辅导家庭作业;发现他缺少朋友,就让儿子和他玩,拿出零食与他分享;发现他缺乏母亲的爱,就做可口的饭菜,和他一起吃,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真心的相处,无私的关爱,打开了孩子的心扉。“爸爸几乎不和我交流,犯了错误就暴打一顿。”时煜帮他擦干眼泪,摸着孩子的头说:“以后,这就是你的家。”时煜的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生活上、学习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再打架了,成绩也提高了,也懂礼貌了。她所带过的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优秀中队称号,2014年她所带的毕业班数学成绩荣膺渭城区第一名,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时煜撰写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等系列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多篇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录像课《平均数》获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代表咸阳市在全省小学数学年会现场做课中获奖。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时煜敢于当担,敢于挑战,从教24年她做了班主任18年,在班主任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撰写了《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教育随笔《遗失在路上的种子》刊登在《陕西教育》上,成为很多班主任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指南。
在实施“青蓝工程”中,作为道北小学数学教师,她带领的年轻教师走上了教学研究的成功之路。“时煜名师工作室”成立快三年来,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帮助、引导坊员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以示范课为抓手,勇于承担省、市、区各级教研单位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连续多年承担送教下乡任务,给偏远贫困山区教师送温暖、送教法,帮助其成长。以教改教研成果为核心,无私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教学课件。“时煜名师工作室”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平台与园地,发挥着日益强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无私的帮助,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师德、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方面逐步成为各校骨干。他们参与各级培训、研修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公开课、示范课、送教课,勇于承担小课题研究任务。工作室的21名青年教师中,先后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11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教学能手。4名学员的课被评为渭城区“一师一优课”优课,3名学员分获渭城区微课大赛一、二、三等奖,所有学员都有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在国家、省级、市级教学成果大赛中获奖。(E)②
新闻推荐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茹亚、洪育峰、史颖等,同台进行腹腔镜手术并进行手术操作技巧交流,两台手术皆顺利成功完成。手术麻醉由美籍王建生教授指导,术中麻醉良好
月日,由美方专家丹·艾瑞·瑟拉斯教授同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茹亚、洪育峰、史颖等,同台进行腹腔镜手术并进行手术操作技巧交流,两台手术皆顺利成功完成。手术麻醉由美籍王建生教授指导,术...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