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静) 作为文坛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文坛陕军”的实力不容忽视,然而后继乏人也一直困扰着陕西文坛。为了进一步发现陕西文学创作新生力量、推出新人新作,实现新老作家的良性更替与创作水准过渡,日上午,由陕西省作协与《延河》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陕西“后”作家创作交流会在省作协举行。
在年第8期,《延河》杂志推出了陕西“后”作家作品专号。此次结合陕西“后”作家创作整体表现,主办方组织了马慧聪、王彦骁、宋宁刚、何超锋、青柳、贾浅浅等位青年作家代表进行创作研讨交流,同时邀请第广龙、陈仓、周公度、黄海、贝西西五位作家进行拔高性地授课交流。座谈会开得火热,青年作家们争相发言。
青年作家周子湘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说:“穿越社会事件的外壳,捕捉人物内在心灵,一个好的写作者必须具备艺术构思和理性创作的能力,从而挖掘灵魂深处的东西。只有深入生活,扎扎实实地创作,把真实经历提炼出来,写作才是不缥缈、不是无病呻吟的。”
作家陈仓将自己的写作经验与年轻人分享:“不要畏惧被退稿,畏惧作品遭遇删减,这都是你宝贵的创作经验。”
省作协党组书记黄道峻介绍,省作协历来重视青年作家的成长和培养,注重文学陕军新梯队建设。即将实施启动的“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项目,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省委省政府每年拿出万元,计划通过扶持、资助等方式,用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使陕西一批中青年文学艺术人才,潜心创作,推出作品。青年作家创作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他希望青年作家“锐志逞强,好学敢干,既能接受传统观念,又能自觉追求新生事物,写精品,出力作,成大器。”
新闻推荐
连续两周,本报先后就西安楼市年终盘点活动进行了报道,消息见报后,大量热心读者开始积极推荐各自心仪的建筑作品。其实,我们推出西安楼市新坐标就是要为大家介绍一批新的市场榜样、区域标志。...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