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推出的“寻找百名优秀志愿者和团队”活动,进入专家评委评审阶段。在全省各地市报名的个团队中,有一些志愿者,常年服务景区、服务游客,成为古城一张张流动的名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有年的历史。“这支队伍由国际志愿者和国内志愿者两部分构成。”该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说,国际志愿者主要是来自各高校的留学生,近十年时间里培养了余名优秀的英文讲解员,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英文讲座和交流会。国内志愿者由两部分构成,其中,%的志愿者是来自省内所高校的大学生;%是来自社会各方面有着共同志愿梦想的热心人士。年开始至今,坚持开展“流动博物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带着精美的文物展板、精彩的节目和互动体验项目,走出博物馆,到学校、走山区、进社区,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从年开始,先后举办了“邀请农民工子女走进博物馆”、“邀请聋哑学生走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
“在这里,成为志愿者,要举行志愿者注册签约仪式,从年开始至今,注册签约制度科学有效、严谨规范,在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中实属首创。”该志愿者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团队,最大年龄岁,最小年龄岁。有铁一中退休的老师,有国企离休干部,还有在职医务人员。“博物馆志愿者不仅要有爱心,更要具备不懈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以便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所有志愿者都是通过层层严格考核选拔进入。”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走出博物馆,为中小学校提供公益的博物馆流动课堂服务。4年来服务中小学近所,举办公益讲堂节。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李唯靓
寻找优秀志愿者 送上新春大礼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伊琛)昨日,名一线农民工获选西安市“最美农民工”,这也是西安市首次评选表彰“最美农民工”。领奖台上,年出生的郭宝龙一身厨师装成为大家关注焦点,获选“最美农民工”,也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