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医人才培养、让大医院医生没有顾虑到基层问诊……在本次的人代会上,医疗事业的发展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中医从业人数
多年无变化
前阵子一位中医学院的学生为复习提神,将银针扎入自己百会穴的照片网络走红,大家在励志的同时再次惊叹中医的神奇。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这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姚智代表是西安市第五医院副院长,她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中医医生有.6万人,到现在还是万人,多年从业人数没有变化。
姚智代表说,陕西中医事业历史悠久,但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还存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加强中医药基本知识普及,让老百姓了解认识中医。姚智建议,应加强中医药人才的队伍建设,做好中医药全产业建设,社区卫生、乡镇建设推广中医院,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由省、市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机制,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医院标识不能
作为户外广告拆掉
“西安市部分医院反映,相关执法部门将医院的标识作为户外广告要求拆除,我认为医院标识应该保留。” 姚智代表说。
据介绍,西安市所有医院均开设门诊,多数医院还承担急救任务,开设急诊。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国家卫计委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标识。因此,医院楼体除标识医院名称外,还要标识“门诊”“急诊”等。如果取消“门诊”“急诊”这些标识,将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不符合国家卫计委相关规定。
姚智代表认为,西安市在西北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较高,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来自省内其他市(区)及省外。加之城市高楼林立,给病人和家属查找医院看病就医带来不少困扰。医院标识必须方便病人及家属从各个方位查找,这就要求医院楼体上一楼多牌。因此,“一楼一牌”的原则不适用于医疗机构,也不利于患者就诊。姚智代表建议保留医院标识,方便患者就诊。
让大医院医生
无顾虑到基层问诊
很多市民看病会发现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小医院门可罗雀,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国家医改致力加强基层医院医疗设施建设。然而,作为软实力的医生,依旧面临着“下”不去的尴尬。
李秀萍代表是西安市第四医院产科主任,她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多点执业”的概念从启动到落地共用了个年头。“但目前,西安市申请多点执业的执业医师注册的仅是个位数。”李秀萍代表告诉记者。
“多数医生担忧,如果去多点执医,会被认为是三心二意,会不会影响收入和个人前途?医院方面对医生的培养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给予了社会保险、工资等‘付出\’,医生就应该一心一意为所在医院服务。”在李秀萍看来,消除医生的顾虑,让医生的第一执业地医院放下“心中顾虑和担忧”是推进医生多点执业的关键。
对此,李秀萍代表建议,应出台相应实施细则,保障医生多点执业后,在第一执业地点内编制不受影响,晋升和职称评选等权利享受在第一执业机构内同等机会与待遇,真正放开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激发医生的积极性,促进医师合理流动。 记者 高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电达)记者昨日获悉,为推进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升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