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自贸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的重要支撑平台之一,西安港进境粮食口岸正式投入运营后,将大大降低企业进口粮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丰富陕西乃至周边地区消费市场。今后,世界各地的无污染、非转基因的小麦、玉米、水稻、大麦、大豆、油菜籽、杂粮等优质粮食将纷至沓来,给市民带来“舌尖上的福利”。
进境粮食口岸首单由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进口。依托西安港进境粮食口岸和中亚班列良好的国际物流通道,益海嘉里经与哈萨克斯坦粮食出口企业对接,组织100个集装箱共1795吨哈萨克斯坦小麦,从哈萨克斯坦索洛科瓦亚出发,安全运抵西安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粮食运抵西安港后将转运至西安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陕西检验检疫局将对小麦进行检验检疫。
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米杰告诉记者:“西安港粮食口岸运营为内陆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进口粮食通过中亚班列直达西安港,不需要通过海运到达沿海港口,再通过铁路运抵西安,时间由原来的45天缩短到7天,成本大大降低。这次是首批进口,公司计划在国际港务区设立公司,为今后实现常态化进口奠定良好基础。首批进口的小麦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将运抵企业生产加工,面粉有望三月投放市场,价格和目前市场销售的面粉价格持平。”
记者了解到,进口粮食抵达西安口岸后,直接销往西南、西北、华中等地区。对于粮食进出口企业而言,每年节约物流成本15%以上,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购买优质粮食的费用相对降低,可选择的范围大大增加。
目前,中粮、陕粮农、爱菊集团都在国外积极组织粮食,利用口岸和中欧班列运抵西安港。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将加大招商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在西安港开展进口粮食业务,逐步建立粮油分拨中心。
新闻推荐
图为今年陕西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上困难农民工家庭领到求职交通补贴。本报记者李艳摄全省各市/区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综合得分表本报记者李艳实习生韩丹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西安亨通技工学校校...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