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一个城市给人的总体印象,涉及到城市产业定位、城市文化定位以及城市物质空间营造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城市社会、经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铜川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于一身,如何塑造和挖掘铜川城市的独特风格与特色风貌,更多的植入历史的基因、标注文化的元素,不落入“千城一面”的历史窠臼,使我们的城市在未来的竞争中迅速进入市场以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构筑独特的城市风貌已势在必行。
1985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复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铜川城市性质为“铜川是以煤炭、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城区为铜川矿区和各城镇的中心,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于2003年开始编制,2007年7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确定铜川城市性质为“陕西重要的以能源、现代建材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开放型的产业城市、生态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2009年,铜川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3年铜川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城市。2015年12月陕西省政府批复同意铜川市对原规划进行重新编制,以解决现行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促进铜川城市更快、更好、更合理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铜川城市“一城二区一廊,三河六园多带”的山水园林带状组团城市形态初步形成。目前,渭南市正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组团型城市格局将得以继续发展、充分利用,各组团之间的河流、沟壑构建的绿色屏障,形成山水林城相依相映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城市建筑方面,渭南市的建筑风格与我国一般中小城市的建筑风格比较相似,以现代风格为主,兼有少量仿古建筑,少部分地区保留一些传统风格建筑。与其他许多城市不同的是,铜川因其先矿后市,境内遗留有大量工矿区及工业建筑。新区作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城区建筑大部分为新建建筑,建筑主色调以浑厚、庄重的暖色调为主,大多为多高层建筑,北市区、南市区整体建筑特色风貌个性化特征已经不十分突出,大同小异,新旧混搭,建筑色彩的随意性比较大,地方特征不明显。近几年,城市建筑设计中注重了城市特色风貌的考虑,以及历史文化的挖掘,部分建筑开始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在保护原有古民居风貌的基础上,修复了一批古民居、古街道和古牌楼,城区仿古建筑逐渐出现。
近几年,渭南市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风貌研究不够,城市定位不明晰。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渭南市对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投入不够,城市风貌定位不明晰,缺乏城市风貌研究及相关规划,以致在城市开发建设和审批管理过程中缺少依据,统筹兼顾不足。
2、特色风貌挖掘不够,城市特色不明显。缺少对城市特色风貌的深入挖掘和梳理,铜川作为以工业起步的城市,工矿区、工业遗存较多,目前对工业遗存及煤矿遗址保护利用不够。广场、游园、城市建筑等在展现特色文化方面,缺少反映铜川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核心主题公共空间,同时,山水园林景观与历史文化有机衔接不够,特色不明显。
3、城市宣传不够,城市知名度不高。铜川具有丰富的城市风貌资源优势,但宣传力度不够,典型城市事件打造不足,城市知名度不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打造城市特色风貌方面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研究,凸显城市个性。组织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针对铜川自然、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等各类特色资源,广开思路,充分调研,集中进行梳理,依据铜川自己独特的自然特点,发掘铜川承载历史文化记忆的历史地段和文化遗存,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重要特色资源的分析和评估,研究城市特色定位,明确城市风貌格调,提炼基本风貌特色,构筑富有特色的空间形态格局,确定需要挖掘、保护和展现的铜川城市历史文化,以此逐步塑造铜川城市自己的特色风貌。
2、保护城市风貌遗存,留住城市记忆。在铜川城市设计中,一方面要注重铜川城市特色要素的表达,运用具有铜川地域特色的建筑符号和建筑材料,富含文化品位的城市雕塑,艺术地记录铜川的历史文化,反映铜川城市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一方面还要通过保护历史遗址和名人胜迹,再现历史街区和生态景观,注重煤矿遗址与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呈现“煤城记忆”。
3、挖掘人文资源,打造特色名片。要打造铜川城市特色名片,就要充分挖掘铜川人文资源。近年来,药王故里、千年耀瓷、佛教圣地、红色照金已经成为铜川城市特色风貌的形象名片,逐渐得到市域内外的认可,这四张名片因其在国内外的唯一性将具有必然的塑造潜力,也是铜川城市转型之后,使“煤城”成为“记忆”的另一个崭新的铜川城市形象。因此,要深挖根植于铜川的药王文化、耀瓷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智力,优选打造“旗舰名片”,凸显城市最突出的特色,使人们想到铜川就想到名片,提到名片就想到铜川。
4、系统规划积极实施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只有通过系统有序的规划设计和循序渐进的规范实施,重点把好“两关”。一是把好规划编制关。《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明确了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及功能布局,在指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控制与引导作用。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渭南市已开始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尽快编制《铜川市城市特色风貌规划》,依据铜川城市特色风貌,尽快开展城市设计,明确城市景观风貌、建筑特色、色彩设计等内容,为城区整体风貌塑造提供依据。二是把好规划实施关。从城市整体布局、特色目标,到每个地块、每条道路、每幢建筑、每处细节,都要遵循系统目标、严格实施,增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避免城市建设的随意性。
5、切实加强宣传提高城市知名度。城市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特色风貌最集中、最直接的展现。陕甘边照金纪念馆、孙思邈纪念馆均已经建成,可以建设耀瓷博物馆,提升玄奘纪念馆,同时要建设铜川规划展览馆、科技馆。通过各种渠道,认真策划,广泛宣传,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给特色风貌规划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城市特色风貌建设的意义、条件、思路、困难向社会进行系列宣传,增强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特色建设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积极献言、自觉保护城市风貌的社会氛围,提高城市知名度。(作者为市规划局副局长、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2月5日电(记者付瑞霞)记者从4日召开的陕西省政府常务会上获悉,陕西省将力促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对科技人员的奖励标准。特别是对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规定、也未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