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丝路开启了大唐王朝通往世界的商贸通道,也将大唐“开放、博大、包容”的情怀展示给世界;大西安,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正在重新跃上世界舞台,商贸业在西安这片沃土上枝繁叶茂。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陕西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发展战略调整,西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开放度越来越高。不断增加的城市居民和日益接轨世界的消费理念,催生了西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商贸繁荣。钟楼、东大街、小寨等商圈相继被国家评为“中国重点示范商业服务业集聚区”、“中国重点示范都市商圈”、“中国重点示范城区商圈”,掀开了西安商贸同步全国一流商业脉动,接轨世界商贸流通的新篇章。
现今,遍布市区各具特色的商业中心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古都西安的商业魅力。一个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的消费需求,还为西安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好政策催生商业沃土
法规先行 让商业规划制定有理,实施有据
近年来,西安市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西安市商贸业分类发展指导目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并按照商务部统一部署,配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规定,从西安市商贸业发展实际出发,遵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有序竞争的原则,制定了《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奠定了西安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和有序建设坚实基础。
大型零售商业网点:
主要分布在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及高新、经开、曲江新区等区域,作为西安市商业主副中心的钟楼、小寨商圈聚集了全市16%以上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
以轻工业品、工业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等为主的大型交易市场:
主要分布在新城、未央、莲湖及三环沿线等区域。2015年西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05亿元,总量占全省51.8%,绝对值保持西部中心城市第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8.9%,这其中商贸流通领域对拉动全市经济的贡献作用非常明显。
商贸行业发展逐步接轨世界:
国家战略地位的调整,让西安的发展更趋于国际化,城市关注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让商业发展趋势更明朗。
商业网点
遍地开花
商业体、商业圈、商业带,支撑西安商业繁荣体系:
目前,西安市共有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383个,
商业面积1068万平方米,
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241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57个,
超过10万平方米以上22个,年营业额1150多亿元。
全市各类型商业网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商业网点听证 让商业规划合理优化
《西安市设立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办法》的实施,旨在通过立法建立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听证制度,使听证制度与商业网点规划相配套。以规划为听证的基础,以听证为落实规划的措施,建立完整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网点建设管理体系。这是西安市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商业管理法规,受到了商务部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听证办法的颁布为保障《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
商业设施特色显著:
国际化、现代化是近年来,西安商业设施建设的显著特色。以万达广场、熙地港、老城根、中大国际高新店、鑫苑大都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设施相继建成开业,加快了西安商业接轨世界的步伐。
新兴业态迅速崛起:
商业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促生了现代商贸流通业,以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连锁店、便民店、专业店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迅速崛起,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明显增强,在便民利民、增强功能、促进就业、提升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唐西市等一批新的综合购物中心和百货店的相继运营或即将开业,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商业的业态结构,极大丰富了商贸服务功能。
新闻推荐
东方IC2月8日,西安市人才市场举办今年首场综合类招聘会。深度聚焦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往简单了说,对于我们个人,只有稳定的工作,才能得到持续收...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