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他,为什么杀人? ——7位专家学者剖析疑犯张星的内心世界

来源:华商报 2017-05-29 04:22   https://www.yybnet.net/
“你为什么要杀人?有什么恩怨?”“我不想活了,自杀又怕疼,就想杀人,然后会被枪毙……被我杀死的人,我不认识,没有矛盾,天黑也没看清楚他长啥样……”面对警察讯问,张星这样说。

4月20日至28日,华商报记者就此案走访多位专家、学者,细致剖析疑犯张星的内心世界,希望能给社会、家庭、学校甚至政府职能部门作出些许警示。

疑犯张星的成长轨迹

作为留守儿童,从小缺失父母关爱。父母为生计在外奔波做生意,尽管有奶奶、姑姑等亲人抚养,但他的内心并未感到幸福

10岁时被父母带到青海生活,后因母亲病逝,带来系列变故

16岁返回临潼,因抢劫被判刑,出狱后又在青海因伤害罪被判刑

杀人案发生前几个月,他刚从监狱提前释放归来

他在成长中社会化残缺

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他自己不想活了,却又不甘心,持刀行凶杀人致惨剧发生。”冯雪认为,从疑犯张星的犯罪心理分析,他是要做一个大事,或者报复社会或者是让很多人知道。

冯雪从心理特征分析,疑犯张星倾向性即现在的需要,不符合现实,动机是不良和低级的。从张星成长经历看,自小父母不在身边,他在成长中存在社会化的缺陷。从人格角度分析,他具有反社会人格。

“我个人剖析此案,定位是人格障碍。”冯雪坦言,如果干预,一个是靠时间等待。有很多的人,青少年时期非常反社会,到了30岁左右会好很多。为什么会转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目前也没有解释;另一个是给予他一种帮教,带上行为矫治。这种个体不能单纯用心理咨询、疏导,要进行心理治疗、脱敏或者相应的技术治疗。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件。”李豫成说,张星的犯罪成因来源于他的心理基础和他的人格障碍,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教育,让他的心理逐渐扭曲。

对于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三大因素,李豫成指出,是“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模仿+缺少依恋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包括他的家庭、教育程度、学校,其中早年的成长经历是重中之重。

一个人从小就开始进入社会化时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反社会人格问题出现比较早,冯雪指出,这一类性格的人从上幼儿园就有所表现,比如调皮、不听老师话,上小学逃学,上中学打架或者跟着社会不良人混迹一起。

这类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期,就要引起家长、老师警惕,从小就要进行干预。

缺失家庭关爱

导致他心灵扭曲

“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家庭残缺或父母离异的孩子违法犯罪率相对高。”冯炜说,他们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得不到家庭教育,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就让他们产生了憎恨社会的心理,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韩庆华认为,张星的成长经历令人深思。从小得不到父母关爱,导致其心理畸形成长。生活居住环境不断转移和“隔代管”没有归属,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引导,流浪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就这起案件本身而言,有深层次原因。”杨薇分析说,从表面上看,张星走向绝路的原因,是因从小缺失父母关爱,再加上无兴趣求学,谋生又没有好的途径,从而丧失生活的勇气,转而发展成仇视社会、报复社会。对这种极端行为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他内心深处极度自卑懦弱,缺乏重新生活的勇气,只是希望借他的死震醒他的亲人或者说旁人对他的关注,可他又觉得似乎自己一直微不足道,即使死了别人也无所谓,因此,他要拉上一个无辜的人陪他,借助他人的死以达到自己被关注的目的。

曾犯抢劫罪显示其解决问题简单粗暴

23岁,正是风华正茂、为前程奋斗努力的年龄,但张星却从一名累犯,一步步演变成令人叹息的“无差别杀人”案中一名冷血残暴的疑犯。

无差别杀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杀人案件。作案的目的一般是报复社会、挑起族群仇杀等。

王剑婷探究剖析后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疑犯张星产生“仇恨父亲”、“不想活了”、“想要报复社会”等这种激越不可控的思想和行为?

细究之下,张星在青少年时期犯下抢劫罪,属侵财性质,反映出张星在青少年时期经济上穷困与无助,也显示出他解决问题时方法的简单和粗暴。

王剑婷说,从世界范围看,“无差别杀人”案件常见于精神病类患者或显著具有报复社会意愿的人身上。前者虽无周密策划,但突发性强,致死致伤人数不可控,常发生在攻击比犯罪者弱小的群体上,如多为妇女儿童等;而显著具有报复社会意愿的犯罪者,常会扭曲地希望自己成为公众人物或引起特定人注意,这类人常会对作案地点和致死致伤等情况有策划。

“内心魔兽”作祟

折射出“黑色童年”

就疑犯张星“无差别杀人”案分析,他在出狱后本想做点小生意,却在随后持刀行凶杀人之前的几日,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预告称“自己不想活了”。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还在为生计谋划的他突然会放弃?他是否在社会复归中遇到了什么挫折和失败?是否身边完全没有亲属的温暖?以至于他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致命的犯罪行为:只有自己杀了人,“法律的刀”才会终结自己的生命。

“内心魔兽”驱使下,让他从抢劫、伤害等罪的累犯,最终成为一起罕见“无差别杀人”案的疑犯?而透过种种现象,折射出张星内心世界里的“黑色童年”,而这也恰恰是一些留守儿童极可能遭遇或面临的问题。

王剑婷说,首先,学龄期前,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张星在与父母亲密关系最初建立上就有了缺失,进而导致自卑、孤僻、自我封闭、情感淡漠或者性情暴躁、易激怒等。

现代亲子教育理念提前到胎教期——被需要,被期待,被呵护,被关注,孩子在这期间建立起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非常重要。张星从小由爷爷、奶奶甚至在姑姑家辗转抚养,生活本身的动荡给孩子幼小心灵带来动荡。

其次,以巨大代价换来的团聚。张星在10岁时被父母带到陌生的青海,原本与奶奶或姑姑建立起来的养育情感被切断。张星从小就为这种团聚付出了精神和成长上的代价。再加上在青海的教育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张星对父亲非常恨,而在16岁返回老家后走上抢劫犯罪道路。

再次,冲动的魔鬼。抢劫及杀人属于具备攻击性、冲动性,社会适应不良。在部分单亲或者留守儿童家庭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小缺乏足够关爱与监管的孩子,不少学习成绩不佳,自我评价低,与周围人有隔膜,孤僻,长期形成这样的心境模式,容易滑入犯罪的深渊。

违法犯罪青少年中近七成家庭残缺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赵小奇说,从目前社会刑事犯罪的年龄构成来看,低级形态的刑事犯罪(非智慧型的,如杀人、抢劫、盗窃、强奸、故意伤害等),青少年占很大比例,形成社会犯罪的一大顽疾。

纵观许多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不少来自单亲或者留守儿童家庭。2005年,莲湖区北关“后山”(原唐代一大殿遗址)上发生一起命案,一少年被活活打死。警方破案发现,受害人是单亲家庭,5名犯罪青少年中有3人也是单亲家庭。

李豫成说,根据一份调查显示,从未成年人案件分析,涉嫌犯罪青少年有近70%家庭残缺,包括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且犯罪主要是由于攀比、嫉妒、虚荣心理诱发的。

赵小奇认为,单亲或者留守儿童家庭中,孤独的青少年缺乏人生的正确指引,容易走极端。首先,家庭的组织定位是非正常的,也就是家庭残缺;其次,有着不良行为或有着违法犯罪劣迹的青少年,他们的环境氛围,也可能让他们无法抉择是非,周边的环境是污浊的,尤其是受过惩戒刑事处罚的青少年,在洗涤灵魂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更显得主观恶性的扩大。他们缺乏温暖与关爱,社会上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另外,家庭正确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赵小奇说,2007年,一名23岁的青年手机被一名社会闲散人员强行借走并打完话费。当该青年将此事向父亲求助时,遭到其父谩骂:“你能弄个×,连自己的手机都要不回。”

于是,次日,该青年携带匕首,找到那名男子,发生口角后将对方捅死。如果当时其父有正确的教诲继而指引,悲剧就不会发生。华商报记者 程彬 李勇钢

专家、学者简介

冯雪 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职业心理咨询师

王剑婷 日本中央大学心理学博士,日本犯罪心理学会会员,广东大康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李豫成 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心理专家,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韩庆华 主任咨询师,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陕西省心理卫生学会会员,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大康心理保健院专职心理咨询师

赵小奇 陕西省反家庭暴力协会会员,退休警官,从事刑侦工作和青少年违法教育30多年

冯炜 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副局长,从事刑侦工作30余年,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指挥参与侦破的大要案件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50余次

杨薇 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特行处预防未成年犯罪科民警,国际认证身心治疗师(中级),NLP高级教练,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年之声”特聘法律专家

新闻推荐

陕西将整治客运 售票系统搭售保险行为

本报讯(记者宋洁通讯员郑爱民)今后,不论线上线下的经营者销售车票时,都不能强制搭售保险。陕西省工商局自6月1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整治线上线下客运售票系统搭售保险等违法行为专...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为什么杀人? ——7位专家学者剖析疑犯张星的内心世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