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服”,即优化服务的意思。去年底,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五星级服务员”,后来这一说法有了一个更形象的比喻:“店小二”。昨日,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善服务极大提升了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带来便利,当外面的资金和人才走进来,大企业走进来,陕西就能实现追赶超越。
说起政府部门的服务,在渭南生活的何思齐深有感触。由他出任运营总监的陕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关中大红市场)项目于2014年签约,落户于渭南经开区。
当时,项目南边的渭富大桥有个收费站。“因为我们做的是全国农产品的批发和集散,如果车队过来要收过路费,一是影响物流效率,二是进进出出收费,带给客户的体验也不好。”2015年企业反映这一问题,政府很快做出回应,于年底把整个区域内的收费站取缔,由省财政厅和渭南市政府各付了一笔费用。何思齐感慨地说,“虽然是小事,但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招商引资,不是把企业招进来就不管了,会真的考虑你的诉求,为你排忧解难。”
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告诉记者,陕西省通过推进“放管服”,效果已经很明显,陕西在招商引资上成绩非常突出。如西安半年招商引资的数量,比过去三年加起来都多,丝博会西安分团签约揽金超万亿,也接近过去三届的综合。为什么这么多企业、投资愿意来?靠的就是我们的“放管服”,蒸蒸日上的投资环境和服务水平。
张宝通说,过去陕西经济中,国企占主要地位。非公经济是短板,只有创造好投资环境,非公经济就都来了,发展快了,我们陕西经济结构才会转变、调整。“陕西发展,仅仅靠我们一省一市是不够的。只有开放了,服务好了,与外来资本和企业共同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们就能追赶超越。”
本报记者王继成
聚焦陕西“放管服”系列报道之三
新闻推荐
“在首飞的前一个月我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从结果看,首飞是非常完美的。”在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看来,C919从地面到空中,是一个质的飞跃。今年5月5日14时,一个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