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开幕会前,薛莹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本报记者齐小英
10月18日7时许,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北侧“党代表通道”媒体区域,已经聚集了众多中外媒体记者。
在即将开始的“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19位基层一线党代表,将在这里与记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回答提问。
7时30分,代表们开始步入会场。航天员景海鹏、潜航员唐嘉陵、佤族文化工作者杨娜、妇产科医生次仁巴珍……虽然代表们从事的职业各有不同,但他们坚守岗位执着奉献的精神,让人心生敬佩。
“有请下一组党代表,我们的这几位党代表都是来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8时许,随着主持人的介绍,航空工业西飞国航厂铆装钳工薛莹代表和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副班长许启金代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李万君代表一起健步走上通道。
“请‘大国工匠\’们先作自我介绍。”
“我叫薛莹,是来自陕西的基层代表,我在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铆接装配工作。”面对众多中外媒体记者,薛莹面带微笑,落落大方。
“一架飞机是由上百万颗铆钉装配而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机器无法装配的,我的工作就是把机器无法装配的组件用手工完成。”薛莹说,正因为一颗铆钉的质量都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所以每一个工艺都必须经过上千次的训练直到熟练掌握。如今,她早已实现“用一个手指的力量就能把前缘装配到垂尾上”的目标。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您如何理解和践行工匠精神?”在代表们自报家门后,中国新闻社记者抛向薛莹的提问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工匠精神,就是坚持和精益求精。25年来,我一直在做同一份工作。看似简单的事,用心和不用心结果完全不同,工作态度关乎产品的质量,甚至关乎‘中国制造\’的形象。”薛莹这样回答。
“过去,我们的制造能力达不到国际一流航空公司的标准。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提升了国产大飞机的整体制造能力。”薛莹说,世界上200多家经营寿命长达百年的企业,无一不是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在制造业进入到智能化的今天,工匠精神并不过时,它的核心本质依然是自发地、专心致志地做事,与名利无关。
走过通道,薛莹仍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用中国工匠的双手做更多的优质产品,让世界享受到‘中国制造\’。在这条路上,我要走出陕西人的自信,走出航天人的风采。”
新闻推荐
关注“谝车”参与投票 20G流量包和摩拜月卡免费抢 陕西车市风云榜首周投票数破5000 国产车,挺受待见的 差评车,瑟瑟发抖吧
上周,陕西车市风云榜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风云榜我们未设置打榜环节,也没有对入围车型加以限制,而是采取开放式投票,让大家自由选出心目中的风云汽车。作为陕西车市的年度压轴大戏,风云榜备受关注。短...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