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金岭
(1940-2017)
1940年生于河南新乡,1942年随父定居西安。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教师、编辑。1979年调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国画创作研究室,任创作研究部主任。陕西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书画研究会理事,陕西花鸟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厦门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当今长安画派领军人物,实力派画家。
王金岭先生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其画风沉雄,笔墨恣肆无羁,能于常见题材中独出心裁,具有强烈的西部风格和东方意味。画界人士称他的画是阳春白雪。作品有《泼墨荷花》、《华山松》等。
“您走了,您可知道,会有多少人伤心落泪?您太不够意思了呀!说走就走,好多人还没听够您关于艺术与人生的精辟之论……”
近日,陕西画坛传来噩耗,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王金岭先生于2017年10月25日上午,在河南省新乡市南濠圃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七十八岁。王金岭先生一生教学育人,其高尚的品格对后人影响颇深。近日,华商报记者独家对话了王金岭先生的女儿——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陕西省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王珠珠,倾听了女儿眼中这位严师慈父的故事。
华商报:在您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珠珠:父亲是一位温文尔雅、温和善良而又睿智低调的学者。对朋友他真诚、友善,身边都是几十年的好友、一辈子的挚交;对待学生他既是慈父又是严师,嘘寒问暖、关爱备至,很多缺失父爱的弟子都在他那里寻求温暖;但在艺术方面,父亲对大家却是要求极为严苛,让众多弟子都必須认认真真做人、做学问,不允许大家混社会、得虚名。
对我而言,父亲不仅仅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的启蒙老师、导师和楷模,以及我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从小父亲就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教育我们什么是孝道、什么是为人之道、什么是处世之道……他“不攀比、不后悔、不争辩、不争取”的“四不”原则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理,让我们受用一生。
华商报:父女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吗?
王珠珠:父亲一生经历坎坷,这也造成了他豁达、包容的个性。父亲身上具有天生的正气和智者的吸引力,他总是通过幽默、轻松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点拨身边的人,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我总开玩笑说:“爸爸您有职业病,好为人师!”,而他总是笑笑说:"让孩子们少走弯路没什么不好……"
华商报:未来会做哪些事帮助父亲实现未了的心愿?
王珠珠:父亲生前有大量的文稿、诗集及作品有待认真疏理,这些都会成为我日后的主要工作。承蒙上天恩宠,让我成为他的女儿,听他教诲、受他爱护、得他温暖40余载,我除了感恩无所报答,只能祈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祈望父亲如在世一般,时时在我身后做我的精神依托和坚强后盾,我会不辜负他的愿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不功利、不虚伪、不盲从的艺术家。
好友 同事 学生追思王金岭
2017年10月31日上午10时,王金岭先生追思会在西安市翠华山下翠溪园举行。追思会由作家李宗奇主持,包括贾平凹、王西京、王家春、郭线庐、邢庆仁、江文湛等诸多王金岭生前的好友及学生,都怀着十分惋惜的心情自发前去参加追思会,对王金岭先生的病逝表示深切的哀悼。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
王金岭的人好,艺术好。他人格高洁,作品淋漓充满着清正。他是长安精神、长安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是属于陕西的,更是属于中国、属于历史的。大家都痛惜他走得太早,但回头想想,人的生命不重要于长短,而其艺术是另一种永生,愿他在天国列入仙班,精神和作品永远活在人间!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
听闻先生逝世的消息时,我正随陕西美协代表团在马六甲前往槟城的路上,大家都万分悲痛,一车人整整3个多小时寂静无言。当晚11点赶到槟城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槟城的海边点燃了100支蜡烛,全体美术界同仁面朝长安,向金岭先生默哀,很多人泪水都止不住地流,大家都为我们陕西画坛失去这么一位非常优秀的大师级画家而万分悲痛和惋惜。
金岭先生是我们陕西画坛、也是中国画坛具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还是后长安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在当代中国画的精神领域,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不凡的艺术世界,又以自己儒雅谦和的君子之风,传达了超凡脱俗的人格精神。金岭先生是陕西美术界、中国美术界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他不仅属于陕西,更属于这个民族和时代。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
先生无疑是长安画派的重要人物,他坚守着传统与生活的艺术理念,沿着长安画派的开宗大师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的足迹,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绘画道路。
人生无常,金岭先生真的走了。有人说,陕西美术界,甚至中国美术界,失去了一位大家,这话一点都不为过。请您一路走好,我们知道,您的艺术和思想,永远活在这个世界。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陕西省美协副主席郭线庐:
回忆往事,自少年时代就跟随先生习画。一晃几十年过去,直至今日,先生的谆谆教诲仿佛仍在耳畔,那样熟悉与亲切。作为一名教师,我对王金岭老师最大的感恩之处,在于他引导我明白了“教书育人”的道理。这么多年来,每次相见,他常向我嘱咐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便是“教好书,提高自己的艺术学养”,这句话始终并将一直成为我人生重要的助推剂。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王宝红 陈梦扬 文/图
新闻推荐
昨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双11”期间,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网络集中促销活动的监测监管力度,强力纠正网络市场易发性和多发性问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