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在长沙举行。这场竞赛因为一道解剖鲫鱼的题爆红,而在这场竞赛中陕西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据了解,陕西共有8名选手参赛,分别来自高新一中、西工大附中、陕西省西安中学、交大附中、师大附中、铁一中,取得6金2银,其中5人进国家集训队(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全国前50名可保送上清华北大)总体位列全国第二,为近年来陕西代表队参赛最好成绩。
5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多人获保送清北资格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陕西共有8名选手参赛,夺得6金2银。其中,西工大附中李嘉涵获得金牌,以陕西第一、全国第十的好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北大;西安高新一中郑翔冠成绩位列全国第17名,夺得金牌,获清华保送资格,入选国家集训队;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赵允执,成绩位列全国第21名,夺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西安交大附中葛雨露成绩位列全国第29名,夺得金牌,并获得清华大学保送生预录取通知书,入选国家集训队;陕西省西安中学张苏境成绩位列全国第34名,保送北大,入选国家集训队;高新一中张菲凡夺得金牌,获北大降一本线录取资格;西工大附中闫馨文获得银牌,并取得北大加分资格;西安铁一中学张少博获得银牌,并获得了北大和清华双签一本线的资格。
解剖鲫鱼其实展示了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
华商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了此次竞赛的两位学生,他们分别是西安铁一中学新高三学生张少博和西安交大附中的葛雨露。对于解剖鲫鱼这道题,张少博和葛雨露都用了一个“懵”字形容,张少博说之前没有练习过解剖,所以这道题让人很意外,但是生活中都会吃鱼,所以心中还是有些底气的。而葛雨露说自己也是看到面前躺着一条鲫鱼后,慢慢冷静下来。题目要求,按照提示图把鱼的骨头取出来,“虽然我们之前没有解剖过鱼,但是这道题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和应变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张少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对于鱼的结构的了解,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整个过程。而很快冷静下来的葛雨露也凭借专业知识,一边用所学知识对鱼的结构进行分析,一边观察给出的题目随机应变把鱼的五块骨头找出来,顺利完成题目。
对于这些孩子们的优秀表现,西安交大附中生物竞赛辅导老师李彬老师说:“解剖鲫鱼并不是这场比赛的全部,还涉及到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以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解剖好一条鱼,要掌握它的一般结构,还要有很高的解剖素养;看似轻松的题目,实际上是对基于学科素养之上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的考察。”华商报记者 赵媛 杜娟 图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刘珺)陕西省政府采购管理系统自2018年7月上线运行以来,省级单位采购信息公告、专家抽取、采购计划管理、合同管...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