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泥褐色,斑纹不太明显;翅腹面淡棕褐色,有明显的白色条状斑纹。6月见于生态好的林区。
>>华山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翅反面棕褐色,有棕褐色的线状纹。和直带黛眼蝶混合发生,雄蝶经常相互追逐。
>>李氏黛眼蝶 中小型眼蝶,翅色发黑,雄蝶的性标位于前翅背面后侧的四条翅脉上,飞翔能力强;2000年作为明带黛眼蝶的一个亚种命名的,2014年被提升为独立的种,目前仅见于秦岭。
>>连纹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后翅亚外缘有4个大的黑色眼状斑,外围黄色边缘。1年数代,5-10月都可以见到,与其它黛眼蝶多见于林下不同,这种在秦岭低海拔的田头村边就可以见到。
>>蟠纹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雄蝶前翅背面中部沿各翅脉附着数条暗褐色的性标,呈尖齿状向外侧延伸。翅腹面淡黄褐色,前后翅有数条暗褐色条纹。7月见于秦岭生态好的林区,分布较为局限。
>>边纹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后翅亚外缘的眼状斑较为明显。翅腹面灰褐色,有时泛黄色。大小及斑纹与苔娜黛眼蝶相似。在秦岭6~8月可见,可能1年不止1代。
>>紫线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不呈黄棕色,而是灰褐色。在秦岭见于6~9月,可能1年不止1代,但数量很少。
>>黛眼蝶 中型眼蝶,后翅具一个不大的尾突。翅背面黑褐色,斑纹不太明显。在秦岭从4月到8月都可以见到,可能一年2~3代。
>>黑带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黑褐色,雄蝶前翅背面中部有大而明显的纵状黑色性标,性标的外侧略呈锯齿状。在秦岭7-8月见于生态好的林区。
>>奇纹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翅腹面有贯穿前后翅的浅色条状带,条状带有深棕色的边缘。在秦岭,6-7月见于生态好的林区,多见于林下,海拔稍高。
>>直带黛眼蝶 雄蝶中型,翅背面黑褐色。翅腹面色泽淡,有深色区域和深色线状纹,前翅外缘有5个眼状斑。雌蝶明显较大,翅色较浅。见于7-8月,雄蝶领地性较强,喜占枝头,飞行迅速。
>>棕褐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雄蝶后翅有一个黄豆大小的黑色性标。翅腹面棕褐色,有贯穿前后翅的棕红色线状纹。1年2~3代,从5月~9月都可以见到。
>>比目黛眼蝶 中型眼蝶,翅背面灰褐色,前后翅有眼斑。翅腹面除眼斑外,后翅基部有网状纹。雌蝶前翅背面有浅色带状斑。7月在秦岭见于较高海拔的林区。
加入《它世界》微信公众号 给您提供动植物的新内容 QQ群:257693213
眼蝶是蝴蝶的一个类群,体型多为中型,通常颜色暗淡而不艳丽,多为灰褐色、黄褐色或黑褐色,翅上通常有醒目的眼状斑,因而得名眼蝶。
黛眼蝶属是眼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属,雌雄异型,体型中型,后翅反面亚外缘有一列醒目的眼状斑,有些种类翅上有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纹,但整体而言,各种黛眼蝶或多或少都带有黛色,因而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周尧将其称为黛眼蝶。黛眼蝶属分布在亚洲,我国是最主要的分布区。据《世界蝴蝶分类名录》(2006年版)记载该属有114种,据《中国蝴蝶图鉴》(2017年版)统计中国黛眼蝶共99种。
秦岭被誉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所,昆虫资源十分丰富。1978年出版的《陕西经济昆虫图志:鳞翅目:蝶类》记载了陕西产的蝶类180种,2018年出版的《秦岭昆虫志》共12卷,其中记载陕西秦岭的蝶类502种。本人几十年来一直关注陕西蝴蝶,据估计秦岭的黛眼蝶大约有25种。黛眼蝶属种类的幼虫多以竹叶为食,一般栖息于林中,多数种类一年一代,少数种类一年几代。成虫多数喜欢阴影处活动,多数种类的成虫穿梭于林下,少数则飞翔于树梢。在秦岭,从海拔几百米的汉江两岸到海拔2000米左 右的高山,都可以见到黛眼蝶 的踪迹。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张伟通讯员韩恩强)9月19日,第三届陕西省研究生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第一站在宝鸡文理学院举行,来自全省20余家研究...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