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郭璟霖 文/图)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好月圆人长久。2018年中秋假期,省内各对外开放文博单位通过举办陈列展览、开展“中秋”公众互动体验活动、乐舞民俗展演、主题文化艺术节等方式,向公众奉献“文化大礼包”。据统计,节日期间,共有224万群众在陕西文博单位里体验“我们的节日”中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明,追寻文化记忆。
喜迎中秋庆团圆,博物馆里人气旺
节日期间,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陕西历史博物馆改革开放建设成就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西安博物院“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文化遗产珍宝”暨“视角—特里尔世界遗产图片展”、西北大学博物馆“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等为代表的30多个新开放展览吸引广大观众前来参观。
参观互动两不误,博物馆里话中秋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节日,陕西文物系统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在全省83家文博单位开展了公众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讲座讲堂、民俗体验活动等103场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观众在仪式中体味传统节日的神圣,在互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文化对比中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形式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在展览讲座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发展脉络。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举办了“长安明月夜”中秋博物馆之夜公益活动,邀请200余位市民走进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和《讲述“绿脸俑”保护的故事》《玉盘珍馐话中秋——解读唐墓壁画中的美食》《中秋品月共团圆》三场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专家的带领下了解大秦帝国背后的故事,在唐代珍宝壁画中感受大唐风华,在小品剧演出、PK诗词、现场DIY月饼的互动中度过中秋佳节。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参加了西安市雁塔区举办的“文动雁塔·西街雅集”文化集市活动。
革命旧址受热捧,古村落中展演多
节日期间,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等带动的乡村游,以民俗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带动的民俗游、以延安革命旧址为代表的革命旧址的红色文化游成为公众文化游一大亮点。渭南、咸阳、安康等地展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变迁的社区博物馆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的民俗博物馆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勾起了不少人的“乡愁”。不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通过举办展览和活动吸引观众前来参观,如:黄帝陵景区举办“中秋祈福圆梦节”主题活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龙马精神”文化主题活动。
新闻推荐
陕西玉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提速发展、造福员工、回报股东、奉献社会”为目标,时刻拉紧安全生产、精细管理这张“弓”,绷...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