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妃被诬陷用朱砂下毒。
《如懿传》宫斗升级。
每日大量进食鱼虾的贵人,即使口角生疮也不间断,以至于头痛难眠最终流产。
朱砂晶体的产量很小,并且开采难度很大。
近日大火的清宫剧《如懿传》中,周迅饰演的乌拉那拉氏在冷宫中备受欺辱三年后重返后宫权力漩涡中心,她再也不是那个骄矜桀骜的少女青樱,而变成了会用苦肉计来唤回凉薄的帝王之爱的翊坤宫娘娘如懿。
剧中逐渐升级的宫斗戏码中,朱砂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点。皇后联手多个妃子一起陷害娴妃,把仪贵人、玫贵人的两个孩子接连害死,又一口咬定害死孩子的凶手就是皇帝一直疼爱的娴妃,证据就是房间内的一盒朱砂。
那么,朱砂到底是什么呢?
壹
矿物·朱砂
硫化汞的粒状块状集合体
朱砂又名辰砂、丹砂、赤丹、汞砂,是一种主要由硫化汞组成的粒状或块状集合体。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其色鲜艳、纯正有光泽,可以经久不褪。故古人称其为“丹”。我国最早发现朱砂的地方是辰州(今湖南沅陵),“辰砂”之名由此而来。
古人采挖辰砂矿后,选取比较纯净的、用磁铁吸净含铁杂质等,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研成细粉,最后用水飞法研制成极细的粉末,就成了通常用的朱砂。
贵州的铜仁、湖南的辰溪、沅陵和麻阳是辰砂的主要产地,除此以外,陕西、四川、广西等地也有出产。辰砂主要呈菱面体状,加上晶体本身产量小,采集难度很大,直径25毫米以上的晶体就是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了,而且25毫米以上的辰砂晶体只有在我国出产。
贰
颜料·朱砂
古代漆器、绘画使用的红色
我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墓葬中就已经发现过朱砂,古代漆器中朱漆的红色即由朱砂色而成,众多壁画、帛画、纸质绘画均大量使用过朱砂色。甚至,还出现了自成一格的朱砂画——朱钟馗,古人于除夕或端午节时悬挂朱钟馗画以祈愿驱邪纳福,是当时一种大众文化的反映。
此外,北宋苏轼开了“朱砂画竹”之先河,成为后世文人画家遣兴自娱的方式。
朱砂“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后世的皇帝们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红色粉末调成红墨水书写批文,就是“朱批”一词的由来。
叁
中药·朱砂
有清心安神功效,却有小毒
朱砂区别于其他矿物的特性除了绚烂的颜色之外,还有它的药用价值。东汉之后,为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兴起的炼丹术,使中国人逐渐开始运用化学方法生产朱砂。炼丹术后来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祖。
朱砂性甘,微寒,有小毒,归心经,具有清新镇静,安神解毒的功效。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新安心,最适合质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宁、烦躁不眠。朱砂在中药中,常与黄连、莲子心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的作用;与当归、生地黄等配伍,用于心血虚者;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心安神药配伍,用于阴血虚者等。
然而朱砂作为汞的硫化物,十分不耐高温,容易分解出汞蒸气,汞蒸气是剧毒的,鼻子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量大会造成人死亡。汞与蛋白质中的疏基有特别的亲和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和活动。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而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使用朱砂做毒药也是有根据的。《如懿传》中,皇后联手多位妃子一起陷害娴妃,将朱砂掺在鱼虾、炭火当中,把仪贵人、玫贵人的两个孩子接连害死,又一口咬定害死孩子的凶手就是皇帝一直疼爱的娴妃,证据就是房间内的一盒朱砂。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朱砂逸趣
“朱砂痣”和“守宫砂”
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朱砂痣”即红痣,以朱砂痣颜色的秾艳,寓意女子妖娆风情之美。
据晋朝张华《博物志》记载,用瓦罐一类的东西把壁虎养起来,天天喂给它丹砂,大概吃到七斤丹砂的时候,就把它捣烂,用来点在女人的肢体上,殷红一点,即是所谓的“守宫砂”。传说,东方朔曾经告诉汉武帝“守宫砂”是检验女子贞否的验方。而重订唐本草的右监门长史苏恭曾说:“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所以,“守宫砂”之用途,大抵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却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古代女子背负的重重枷锁。 据封面新闻综合
剧情起底
朱砂煮鱼虾毒死了两位贵人的孩子
《如懿传》到了十几集,剧情开始越来越精彩,因为有人为了权力和利益出来害人了,而害人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娴妃却妥妥地成了背锅侠。这里,朱砂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剧情中,皇后联手众多妃子一起陷害娴妃,把皇帝的两个孩子接连害死,又让娴妃的亲信背叛娴妃,一口咬定害死孩子的凶手就是皇帝一直疼爱的娴妃。要说女人妒忌起来真可怕。
娴妃被诬陷成害人凶手的证据居然是自己房间内的一盒朱砂,太医说两位贵人都爱吃鱼虾,而在死掉的鱼虾中发现了朱砂的痕迹,而朱砂有毒,两位贵人就是吃了有毒的鱼虾而中毒的,于是,娴妃背上了这口黑锅。
前面讲到,朱砂的毒性是很微弱的,但经过烹炼后,毒性增强。剧中,皇帝的两位贵人,平日喜食鱼虾,而且为了保持美貌,一定也会涂脂抹粉。尤其是仪贵人,在受到蛇惊吓后,一直闭门不出,用红萝炭取暖,更为了胎儿的健康营养,每日大量进食鱼虾,即使口角生疮也不间断,以至于头痛难眠最终流产。
《如懿传》后面的剧情是,娴妃的好姐妹海兰为了救姐姐,不惜牺牲自己和孩子的健康,进食朱砂,后来也出现了中毒的症状。好在孩子生下来没事,也为娴妃洗清了冤屈。
科普一下
“螃蟹柿子一起吃会中毒”?
这种说法不靠谱
□王思露
进入中秋,代表着丰收之日的到来,各种粮食、瓜果蔬菜将丰富于我们的餐桌。其中,柿子也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
但是,一直以来,网上就有“柿子不可以和螃蟹一起吃,不然会中毒”“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出现消化不良、结石等问题,影响胃部正常功能”等等说法。
那么,柿子和螃蟹一起吃真的会中毒吗?今天就给大家说清楚!
柿子+螃蟹=中毒?需要一顿吃下100公斤螃蟹
网络传言中的原理主要是:柿子当中含有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螃蟹属于甲壳类生物,其中含有五价砷元素,当两者一同食用之后,维生素C就会将五价砷元素还原为三价的砷化物(三氧化二砷),这种物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
那么,柿子和螃蟹一起吃真的会中毒吗?
首先,柿子中的维生素C将螃蟹当中的五价砷转化为三价砷本身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只可能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条件非常苛刻。
其次,任何实验想要完成都需要实验条件,这其中包括实验反应物的“剂量”和外界实验条件,对于这个反应亦是如此。比如,按照每公斤螃蟹中含有0.5毫克(最大值)的五价砷来计算分析,想要让这些砷元素全部被维生素C还原成三价砷,理论上需要“一次性”摄入“超过100公斤”的螃蟹,才“有可能”会发生中毒反应。
言说于此,关于“柿子螃蟹一起吃会中毒”的说法并不靠谱,存在不科学之处,请不要相信。
柿子+螃蟹=结石?这是谣言,根本不用担心
这种说法源自于:螃蟹是一种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而柿子中富含鞣酸(单宁酸),特别是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柿子中,含量非常高。当同一时间身体摄入鞣酸和蛋白质之后,这两种物质就会发生反应,鞣酸和蛋白质反应会形成一种不溶于胃酸的沉淀物质。
另外,鞣酸还会导致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失去活力,影响其消化食物的能力,从而降低胃部机能,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胃结石等情况。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靠谱,最需要考虑的同样是“剂量(食用量)”。
对于正常人来说,考虑平常所吃的柿子的数量和螃蟹的数量,根本不至于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就算你一次性同时吃了十个柿子和十只螃蟹,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问题,但是稍微调整下餐饮食,缓一会就会恢复状态,根本不会出现言论中所说的“结石”等问题。
所以,“柿子螃蟹一起吃会得胃结石”的言论属于谣言,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科学食用,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作者简介:王思露,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新闻推荐
陕西日报评论员秦岭北麓违建专项整治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在违建拆除点,复绿后土地上的草皮、树木经过浇灌养护,焕发出新的生机...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