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要强
图一
图三
图四
图二
小时候我经常被大人们安排到田地里看庄稼,防止猪牛羊破坏。当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四周的田野时,不远处的猫头鹰就会不时发出古怪的叫声“咕咕喵……”,让幼小的我头皮发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深入的了解,我逐渐对猫头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是我们误解了猫头鹰,它只是一种鸟类,不仅不会给人们带来厄运和死亡,反而是益鸟。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一只猫头鹰,象征着智慧、理性和公正;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猫头鹰充当信使角色,聪明能干,飞行能力强;日本把猫头鹰作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常以树洞、岩洞等为巢。适应能力较强,几乎见于各种生存环境,从农田、草原到森林都有分布,比较常见。猫头鹰宽大头部通常可270度转动,脸部密集着生硬羽组成的脸盘,面形和眼睛像猫,因此人们统称为猫头鹰;大眼固定在眼眶内,不能转动,2眼均向前方;嘴和爪都弯曲呈钩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稠密而松软,多数种的飞羽上覆有茸毛,飞行时无声。猫头鹰瞳孔很大,提高进光量,视觉细胞丰富,晚上视力很好;但是猫头鹰在白天并非是个“瞎子”,白天通过急剧缩小瞳孔降低进光量。猫头鹰听力也很发达,耳四周羽毛构成羽领,达到收集声波,成功捕食猎物的目的。猫头鹰捕食猎物的大小跟自身大小有关,猎物被吞下后,不能消化的部分,如毛、羽和骨等成团吐出。
鸮形目(猫头鹰)在中国分布有30多种,全部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重点保护对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非法捕猎或买卖。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10种,常见的有:领角鸮、灰林鸮、黄脚渔鸮、斑头鸺鹠;较少见的有:西红角鸮、雕鸮、领鸺鹠、纵纹腹小鸮、鹰鸮、长耳鸮。
领角鸮:较常见,体型略大(24厘米),多栖息于山地林缘,昼伏夜出,以鼠类、小鸟等为食。(图一)
灰林鸮:较常见,中等体型(约43cm)。栖息于茂密森林,夜行性,主要以鼠类和小鸟为食。(图二)
领鸺鹠:罕见,体型甚小(16cm)。常栖息于高山密林中,夜行性,繁殖季节白天也出来觅食,以鼠类、小鸟、昆虫等为食。(图三)
斑头鸺鹠:较常见,体型较小(24cm)。多栖息于山地林缘,昼伏夜出,主要以鼠类、昆虫、蜥蜴等为食。(图四)
新闻推荐
你见过鱼皮做的衣服吗 “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文化展”在陕历博开展
本报讯(记者赵争耀)您见过鱼皮做的衣服、树皮做的盒子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月29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