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宣传专栏 丝绸之路话桑蚕

来源:陕西日报 2019-01-31 07:36   https://www.yybnet.net/

蚕是跟中国人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种昆虫。从古代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到今天把各国凝聚在一起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小小的蚕精灵功不可没。

我国自古就有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公元前13世纪,甲骨卜辞已有桑、蚕、丝、帛等名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养蚕业成为我国农业的一部分,蚕丝也变为国人重要的衣物原料。

蚕丝是古代丝绸织造业的重要原料,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养蚕业都很重视,素有“农桑并举”“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的说法。丝绸制品在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王公贵族可以使用,现在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蚕嗜吃与吐丝的生物特性

小小的蚕为什么能够吐丝?这就要从蚕的生物学习性说起。

蚕是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蚕蛾科的完全变态昆虫,原产中国。蚕的一生有蚕卵、蚁蚕、蚕蛹、蚕蛾几种形态,从出生到吐丝结茧约30天左右,之后约20天破茧成蛾,完成全部发育过程。其发育温度是7—40摄氏度,饲育适温为20—30摄氏度。我们常见的是桑蚕,它们食欲非常强,可以昼夜不停地吃桑叶,生长迅速,成语“蚕食鲸吞”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蚕吃桑叶的情形。

以桑蚕为例,它们出生时为黑色,称为“蚁蚕”,经第一次蜕皮后身体变为白色,成为二龄幼虫,蜕四次皮后成为五龄幼虫。桑蚕将要蜕皮时,头部的颜色会变黑,蜕皮时间约1天,如睡眠般不吃也不动。五龄幼虫后桑蚕的身体变为浅黄色,皮肤更紧,再生长约8天就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蚕茧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蚕在茧中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羽化成蚕蛾破茧而出,产卵后死亡,完成其一生。蚕蛾不能飞,雌蛾一般比雄蛾胖。

蚕有“作茧自缚”的现象,这是由其体内的基因决定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这句诗描述的情况并不科学,应该说“春蚕到蛹丝方尽”才符合蚕的生长规律。如果想要蚕吐出更多的丝,就应在幼虫期满足其食物供应,因为食量大的蚕形成的蚕丝相对也会较多。

蚕吃的是桑叶,回报给人类的是蚕丝。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小的蚕精灵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美化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庭养蚕的有趣经历

自古以来,养蚕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之一。

20世纪80年代我上小学时,父母不知从谁家拿回一张纸片,纸上粘有数十个大小如芝麻的黑色圆点,说是蚕卵。我和弟弟妹妹三人小心翼翼地把蚕卵放进铺着棉花的小铁盒里。过了一段时间,像小蚂蚁一样的蚕宝宝便孵出了。那时我们每天放学后,就跟小伙伴跑到门前山沟里长有桑树的地方,上树采摘新鲜的桑叶拿回家喂蚕。

蚕宝宝一刻不停地吃啊吃,它们的小嘴就像锯子一样,不知疲倦地啃食桑叶,白白的身躯逐渐变得胖嘟嘟的。后来,小铁盒子装不下这些蚕宝宝,我们只好把它们的家换成大纸箱子。终于,蚕的身体开始变为黄色,吃得也少了,直到吐丝结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最后咬破茧壳,蜕变出一只只蛾子,产下了很多黑色的卵。

2015年的四五月,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从学校带回一些蚕卵,说他要和同学们一样开始养蚕了。那段时间他跟我小时候一样着迷于养蚕。可是,我和孩子妈妈却犯难了。为什么呢?因为城市里与我儿时情况不同,周围很少有桑树,蚕宝宝的食物来源不好找。周围养蚕的人家把小区院里唯一一棵桑树的叶子都采摘光了,我们只好每天到街上寻找商贩买桑叶。到后来,我带儿子跑到郊区才采到几大包桑叶,带回来放在冰箱里慢慢喂蚕吃。儿子养的蚕个个健壮可爱。最后,它们吐丝结茧,破茧羽化,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我对儿子说:“从蚕精灵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小生命的发育过程。蚕看起来是在作茧自缚,其实这是它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旅。”

因为养蚕业拥有久远的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桑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主持的“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标志着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基因研究可培养出高产优质的蚕品种,解决蚕丝易皱、脱色等先天缺陷,以期取得蚕业技术的突破性进步。

蚕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蚕丝是丝织品的原材料;蚕蛹可供食用;蚕还赋予诗人灵感,形成脍炙人口的诗篇等等。人类对蚕丝资源的不断开发,促使蚕茧、丝、绸向多种用途发展。如今,传统的蚕业也走向全球携手的科技合作互利共赢的模式。蚕精灵的小小身躯,不仅承载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谐交往的历史文化,还在为世界各国的互利协作、同生共荣创造着新机遇。(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石勇强)

新闻推荐

共话民族团结 共促社会和谐

马福德兰壮丽刘西艳马霞马希平□记者李鹏文/图团结是宝,稳定是基。1月30日,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少数民族委...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宣传专栏 丝绸之路话桑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