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军礼
一年一度的丝博会将于今年5月举办。作为陕西发展“三个经济”有力推手的会展经济,将借助丝博会的翅膀进一步腾飞。如何让会展经济“飞得更高”,今年省两会,省民革提交《关于加快陕西会展产业发展的建议》的集体提案,针对陕西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恢复‘一会一活动’,对于促进丝博会更好发展,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提案的撰写人、省民革党员靳奇表示。
所谓“一会一活动”,指的是在清明黄帝陵公祭以后,紧接着举办丝博会,从而让参加清明黄陵祭祖和参加丝博会的人流产生叠加效应,使两者“互相成就”、同聚人气,助力激活“三个经济”发展“密码”。
作为会展行业的多年从业者,靳奇深知会展产业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他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会展产业必将成为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以及打造门户经济、枢纽经济和流动经济高端要素聚集地的有力支撑。大力发展会展产业是陕西在新时代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高地、决胜发展新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内在要求。
近20年来,陕西会展产业发展迅速,但和上海、广东、浙江等会展产业发达省份,以及四川、重庆、河南等周边省市相比,陕西的会展经济发展还显单薄。为此,壮大陕西会展经济显得尤为迫切。
靳奇认为,要想壮大会展经济,首先要扩大“围观人群”。他说,前些年,丝博会和清明公祭“捆绑进行”,让两者都赚足了“眼球”,也给同时参加丝博会和清明公祭的客商节约了时间、提供了便利。这些年,清明公祭在4月份先行一步,丝博会在5月份随后到来,这对于汇聚人气显然不利。在5月份举办丝博会,不仅割裂了清明公祭和丝博会的联系,还会与同样在5月份举办的重庆市渝博会产生人流竞争,这必然会分流丝博会的客源。
“清明公祭是真正的陕西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靳奇认为,让这样的特色和丝博会的品牌效应“交相辉映”,势必会在短期内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除了呼吁更改丝博会举办日期的短期发展建议外,他还在提案中提出了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扩大格局,博采众长、多措并举、综合布局等长期发展建议。他还建议应整合优化会展资源,成立省会展集团;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引进会展人才。
最近参加汉中市油菜花节的经历,启发了他的另一个壮大会展经济发展建议:“应该省市联动培育品牌展会。”靳奇认为,地市举办展会,如果能得到省上的支持和帮助,将会产生更好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黎)3月2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2018年消防安全工作及考核情况,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