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图》局部
《野宴图》
赵争耀
汉魏以来,胡食就已经大量进入中原,到唐代时,胡食已成为唐人生活的必需品,开元时期达到了鼎盛。那么,胡食又是什么样的食品呢?“冰淇淋是一种冷冻的奶制品,很多人认为冰淇淋的发明权归西方人所有。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冰淇淋的食品,它的名字叫‘酥山’。”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说。
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酥山”,而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的6位人物,有两位都捧着“酥山”。之前有专家认为,仕女捧的是盆景,但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根据图画中其他仕女捧的物品为食物,以及盛放“盆景”的精美盘子等判断,仕女捧的其实是插着花朵的“酥山”。“酥山相当于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程旭介绍,根据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而所谓“酥”,与我们今天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乳制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在当时,“酥”被认为不仅滋味美妙,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除了白色的“酥山”,后来还出现了“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
1987年,长安韦曲发现了一座中唐墓葬,墓室东壁绘有一幅壮观的宴饮场面图,表现的正是唐人野外游宴的时尚,研究者将其定名为《野宴图》。这是众多唐墓壁画中相当精彩的一幅,也是表现宴饮活动的最难得的一幅画:画面天空飘着云彩,地上摆着长方形大食案。食案上摆满了杯盘碗盏,盘中盛着各种馔品,其中有的呈山石模样,这是当时盛行食品雕刻工艺的写照。围坐在食案三面有九位衣着整齐的男子,他们有的正举杯进饮,有的在热烈交谈,有的拿着食物,有的拍着双手欢笑,有的注目食案,有的向路上张望。左右还有年少的侍者,托着茶盘送上几杯清茶……
“《野宴图》中胡食的种类应不在少数,可惜我们还不能清楚地分辨。”程旭慨叹,虽然留有遗憾,但唐人喜欢胡食胡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壁画中的胡食胡饮正是这一史实的真实再现。
新闻推荐
三秦大地彰显慈善战“疫”力量 全省慈善组织已募集抗疫款物价值逾2.5亿元
本报讯(记者张佳通讯员赵浩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省慈善协会迅速建立慈善抗疫应急机制,向社会发布抗疫募集倡议书...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