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来武汉51天了,现在我们病区只剩下两位患者,最多的时候是100多人,大多数都治愈出院了。”3月16日上午,刚刚下夜班的胡蕤告诉华商报记者。44岁的她是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1月26日随陕西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
湖北籍的她为家乡而战
“我就是重症医学专业的,新冠肺炎治疗最需要的专业之一。”胡蕤说,自己还是湖北黄陂人,更应为了家乡而战斗。刚落脚武汉,经验丰富的胡蕤出任重症病区护理组组长,立马着手制定病区管理、安全防护等制度,规范隔离病区护理操作流程,安排协调来自不同医院、不同专业的70余名护士。通过摸底,胡蕤了解了这批护理人员的专业及原工作部门和每位护士的年龄及职称等,得知其中从事ICU护理专业的有36名。随即,她将这批护理人员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选派一名年资较高护士为小组长,结合武汉市九院隔离病区实际情况,确定每班次8小时工作制。
“刚来的那段时间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医院里到处都是患者,楼道都搭的床,还有很多患者住不进来,物资设备都跟不上。”胡蕤回忆说,武汉市九院基础条件比较差,人员也不足,医疗队来的时候,医院和患者们都特别期待。
最危险的治疗 她带头做
为了尽快带领护理团队进入状态,胡蕤一直坚持进病区倒班,对于采集鼻咽拭子、动脉采血、吸痰等这些侵入性、易感染、最危险的治疗,她总是第一个带头做,示范给大家。“团队里很多90后的孩子,第一次离家,也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经验少,我也不放心大家。”胡蕤说。在一次次示范下,年轻护士们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现在都已经技术过硬、应付自如了。
危重症病区有32张病床,最初人手不足,每个班都忙得团团转,胡蕤主动变身为机动护士,值班、药疗、感控,哪里需要往哪里站。她曾一个人把病区氧气钢瓶全部检查更换到位,将给患者喂饭等密切接触传染性大的危险工作留给了自己。“我要多尽一份力量,不然我来干什么?”胡蕤说。
荣誉是大家的
照顾好最后的患者
这次当选全国先进,胡蕤觉得很意外,她说荣誉是团队的、大家的。想起队员们脸被口罩压烂,双手皴裂,穿着防护服桑拿般的不适感,她为这个团队深深骄傲。
胡蕤有两个孩子,小儿子才4岁,姐弟俩是她最深的牵挂。只要每天和孩子视频下,胡蕤就感觉满血复活,可以重新进入“战斗”状态。
现在,病区里只有两名患者了,情况都比较重。一位是70多岁的昏迷老太太,还有一位50多岁的男患者,肾移植术后还需做透析。“病人少了,但我们依然要站好岗,争取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家。”胡蕤说。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公益活动 捐助物资支援抗疫一线 用百日冲刺鼓舞士气 这些学校在疫情期间传递正能量
一场疫情,学校、培训机构延期开学,在这默默等待的日子里,很多学校和机构也做出了自己的义举。其中知名语文品牌虾语文捐助5...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