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过提前预约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了解文物历史,感受历史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记者 李欣 摄)
本报讯(记者张杨)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0年陕西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铜川举行。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鼓励社区和博物馆从业者拥有多样化的观点,鼓励博物馆利用展览和讲故事的方式克服偏见。启动仪式上,新建成的铜川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一座全面展示铜川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展出面积1.2万平方米,采用通史加专题的展览方式进行展示。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第二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颁奖仪式。《走进博物馆》丛书首发式,《走进博物馆》丛书以物说史、以物证史、以物串史,通过文物讲好历史文化故事,读者可通过阅读了解各历史时代的文明成就、历史地位和文化特色,感受陕西历史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和文明成就,了解文物背后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经验智慧,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文化积淀、智慧启迪、精神动力,共同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陕西省首届文博优秀社会教育工作者“星火奖”颁奖仪式也同期举行,共评选出“星火奖终身成就奖”7名、“星火奖突出贡献奖”10名、“星火奖最佳风采奖”10名、“星火奖特殊奉献奖”6名、“星火奖爱岗奉献奖”24名。本次优秀社教工作者“星火奖”评选活动,是进一步激励社会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勤奋敬业、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星火”不息,从而使陕西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永葆活力、再创辉煌。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市民进一步了解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和鉴赏水平,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系列活动启动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铜川市文物局举办了文物公益鉴定鉴赏咨询活动和非遗技艺展示。文物公益鉴赏现场,专家们对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杂项类、书画类和革命类文物进行现场鉴定和无损检测,开展文物保养知识宣传。持宝人们热情高涨,详细向专家咨询自己文物的年代、材质、功用等。专家的详细讲解不仅解答了文物持有者的疑惑,也为其他爱好者进行了文博知识普及。
除了当天的现场活动,省文物局还组织了线上活动,14家博物馆线上直播活动在5月18日的早8点至晚8点持续进行,发布了利用陕西9件文物开发的“守护我心中的国宝”H5,广受欢迎。
全省市县文物部门和相关各博物馆也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有的博物馆今天正式恢复开放。陕西数字博物馆举办抗议专题数字展;西安市文物局联合西安广播电视台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延安博物馆、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等七家联办“红色革命史料展”开展等。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日当天,全省文博单位共举办260余场线上线下展览和活动。
新闻推荐
公益大使何娟妮(右)直播“带货”本报记者代泽均摄5月18日晚7时半,三秦都市报、三秦网、秦闻APP、公益记者公众号、阿里...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