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作为华商的品牌活动,“华商报小记者研学游”在立冬时节再次启程,首站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优秀讲解员张志威的带领下,参观了兵马俑1、2、3号坑以及铜车马博物馆,并且客串了一次“文物修复师”。在半天的参观学习以及互动活动中,小记者和家长们完成了一场特别的研学体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金牌讲解 寓教于乐
华商小记者快乐中收获知识
本次活动为今年秋冬季节的首场,选择在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开。在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到曾获2017年陕西省文博系统讲解比赛二等奖,2018年陕西旅游形象大使“最佳大使”称号,2019“风语筑”杯全国讲解比赛二等奖,2020“最美讲解员身影”十佳的优秀讲解员张志威为本次小记者活动进行讲解。
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从参观兵马俑1号坑开始,在张志威的带领下还依次参观游览了2、3号坑。他通过有趣诙谐、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小记者们讲解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并且从每件展出的文物出发,旁征博引到“烽火戏诸侯”“商鞅变法”“运筹帷幄”等一个个常见的成语和词语,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在讲到文物修复环节,更是用“文物医院”为比喻,通过“皮肤科”“骨科”“ICU”等,形象地讲解了文物修复的过程和顺序。在讲解过程中还设置有提问环节,小记者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了解文物修复背后故事
亲自动手修复兵马俑复制品
参观完毕,来到了本次活动的互动环节——“我是文物修复师——学修兵马俑”。该活动是博物馆的优秀教育体验活动,2018年获得陕西省首届博物馆教育案例评选一等奖,本次专门为华商小记者开设,将课堂搬到博物馆。
小记者们在秦陵博物院社教部郑爽、薛佛慧老师的带领下,仔细了解了文物修复知识和步骤,最后戴上口罩、手套,充当了一次“文物医生”,亲自动手修复了小小兵马俑复制品,修复成功后大家都十分开心,并将自己动手修复的兵马俑复制品带回家留作纪念。该活动融合知识性、趣味性、协作性为一体,让小记者们通过初步认知和动手体验文物挖掘、清理、修复、保护的过程,来感受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者的辛苦,激发了孩子们保护文物的意识。
孩子开心 家长点赞
活动将继续进行
对于参与活动的小记者们来说,此行不仅学到了知识,长了见识,而且还认识了新朋友。
8岁的王泽嘉小朋友告诉华商报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兵马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文物是怎么修复的,很有意思。”6岁半的张若妍说:“兵马俑很漂亮,今天很开心。”8岁的陈姿涵告诉记者:“今天我动手修复了兵马俑,才知道修复的不容易,今后我要更加爱惜和保护文物。”家长们也对本次活动称赞有加,表示很期待下次的活动。
近期,“华商报小记者研学游”将陆续走进陕西各大博物馆及文博单位,敬请广大读者关注。华商报记者 李怡/文 秦陵博物院社教部 王皓玉/图
新闻推荐
国际港务区获首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西安消费者家门口就能“买全球”
本报讯(记者蒋黛)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商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共9部门宣布,中国决定设立...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