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文辉)11月26日,记者从“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9年底,陕西在黄土高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5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拦泥58亿吨,淤地86万亩,增产粮食4亿公斤。
陕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省份之一,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表示,近年来,陕西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小流域、固沟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目前,陕西生态环境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
魏小抗表示,陕西率先在全国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出台《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建设省级水土流失补偿费项目700多个。实践探索建成21个国家级、51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其中黄土高原有国家级和省级园区52个。
此外,陕西还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实时动态监管,2015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开展监督检查16043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76起,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陕西每年汛期降水总量偏多、时空分布不均,暴雨频次高、范围广,局地强度大,洪水过程多发、量级大,旱时灾情重、涉及范围广。对此,陕西不断强化“江河警戒线、水库汛限线、淤地坝蓄水线、区域降水水量线、流域涨水水位线”措施落实,制订防御预案。
实施黄河重要支流渭河、泾河等防洪治理及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协同推进黄河小北干流(禹潼段)治理。
全省黄河流域累计建成江河堤防3608公里,162处重点水毁工程汛前全部修复,成功应对6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陕西省水利厅联合调度石头河、金盆等5座大型水库错峰蓄水增加5.78亿方,抗旱保灌面积1270万亩。全省抗旱期间,12个大中型灌区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开动各类水利设施抗旱灌溉1460万亩次,全省粮食稳产丰收,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有力。
新闻推荐
地处江苏南京、享有“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之称的紫金山天文台已于近日迎来新台长。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官网消息...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