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5、6、9号线将三线齐开
加上机场城际铁路
届时西安将有八条轨道交通运营
总里程约达244公里
正式迈入线网化运营新时代
线路功能:
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大动脉,贯穿西安主城东西区域、沣东新城、沣西新城,拉近西咸新区几个板块与主城的距离。
一期是一条既串联了核心科教文化,又能反映大唐盛景的地铁线路;二期对推进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地铁5号线
走向: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第二条东西走向的主骨架线路(西安东站-交大创新港站)
线站:全长45.26公里
共设34座站点
车辆采用B型车,6辆编组
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全线计划投入67列电客车
线路功能:
6号线一期贯穿高新区,连通长安、碑林及雁塔区,在这个区域往来的上班族,头疼的交通出行及拥堵问题,将会明显改善。相信不少上班族,以后去高新将不再开私家车,而是改乘地铁出行。据了解,省体育馆站为双岛四线换乘站,将来也是正在建设的八号线的换乘站,可实现同站台换乘,非常方便。
六号线一期
走向:西南-东北(西安南站-西北工业大学站)
线路总长约20.1公里
15个站点贯穿高新区 连通长安、碑林及雁塔区
车辆采用B型车,6辆编组
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先期计划开通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站至西北工业大学站
单程运行时间在27分钟
线路功能:
临潼作为西安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参观游览兵马俑华清池等景点的游客非常之多。9号线的开通,不仅能拉近临潼与主城的距离,缓解兵马俑华清池等景点沿线拥堵,还将加快临潼当地经济发展。
9号线是一条兼顾通勤和旅游的城市外围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主城区向东北部区域延伸辐射的重要交通走廊。安家置业临潼旅游度假区和老城区的业主,来往西安将十分方便。
地铁9号线
走向:东北-西南(秦陵西站-纺织城站)
全长25.29公里
共设15座车站
其中换乘站3座
与目前已运营的1号线,在纺织城站实现换乘
车辆采用B型车,6辆编组
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全线计划投入29列电客车
从纺织城站到秦陵西站仅需39分钟
8轨齐发“名场面”即将登临西安
地铁是城市的交通主动脉,分担着大量的公共交通客流,它将城市间的一个个点串成线结成网,拉大了城市骨架,提高了运行效能,拉近了时空距离。穿梭在城市里的人,无论是上班通勤,还是探亲访友,踏上地铁即可享受到绿色快捷的出行,感受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宜居生活。
近年来,西安加快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地铁三期规划落地的同时,织密“内畅外联”交通网,打通城市发展脉络,为民生福祉写下坚实注脚。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地铁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三条线路共同开通运营,加上机场城际线,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即将实现8条线路成网运行,三条新线开通后,将连通西安主城与多个城市板块,涉及高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临潼区等,西安的地铁版图也将进一步扩大。你的出行半径是不是一下子又大了一圈?华商报记者 肖琳
西安地铁 9年成长那些高光时刻
西安轨道交通经过9年的发展,如今实现八轨齐发,可谓穿越周秦汉唐,串接南北西东,已正在并将持续不断改变古城人民的出行方式,也给西安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诞生时刻
●2011年9月16日:地铁2号线开通试运营,西安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飞速成长
●9年历经93次运行图调整;
●每日运营服务时间由15小时延长至17小时50分;
●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46.53%。
习练技能
●“黑科技”加持,全线网车站开通扫码、刷脸过闸功能,手机扫码和刷脸乘车量已占出行量6成以上;
●所有列车实现“同车不同温”,乘车体验更加人性化;
●推出车厢拥挤度查询服务,乘客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客流信息;
●自助服务终端、智能客服中心、智慧安检等新技术陆续推出。
实现飞跃
●目前已开通线路运营情况:
已建成运营5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机场城际铁路)
●12月28日新开3线(5号、6号、9号)通车后:
1.西安将新增运营里程83公里;
2.西安地铁形成7线运营;
3.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15公里;
4.预计线网日均客运量将达350万人次;
5.轨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将超过50%。
历史新高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西安地铁运营保障工作自9月30日至10月8日。
●累计平安运送乘客2432.22万人次
●日均客运量270.25万人次
●线网客流强度连续9天居全国第1位
其中1号线588.95万人次
2号线832.59万人次
3号线599.81万人次
4号线410.87万人次
●线网共开行列车21751列次
●加开列车147列次
●运行图兑现率100%
●列车正点率100%
其中9月30日:
●共运送乘客331.26万人次
●线网单日客流创历史新高
●1、4号线同时创下单线客流历史新高据西安地铁公众号
各地开通新线迎高峰
西安排名如何?
年底前,各地的地铁开通也迎来一波高峰。比如:
深圳:年内已陆续开通6号、10号、8号线一期和2、3、4号线延长线等6条地铁新线;
西安:12月28日,5、6、9号线同日开通;
郑州:3号线一期、4号线将在年底前开通;
太原: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正式投入载客初期运营;
有媒体估算,到2020年12月30日,西安将跻身全国城市有轨交通运营里程前十名:
上海(771km)
北京(704km)
成都(519km)
广州(510km)
深圳(411km)
重庆(380km)
南京(378km)
武汉(356km)
西安(244km)
杭州(240km)
西安地铁前瞻·专家访谈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冉淑青:
积极推进TOD模式
助力城市打开新格局
在轨道规划方面,未来大西安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冉淑青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
“西安地铁5、6、9号线路的开通,不仅织密了西安轨道交通网络,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更有利于西安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统筹生产生活布局。”冉淑青表示,地铁沿线站点除满足基本的交通、商业功能之外,也是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因此,未来应在车站设计与装饰方面下功夫,借鉴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大胆创新地铁站点公共艺术展览、特色文化展示等功能,将轨道交通打造成为展示陕西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另外,西安应积极推进城市空间TOD开发模式,即围绕地铁站点,依靠轨道交通站点对各种产业强大的吸引力,在站点周边进行高强度、高混合度的开发,通过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布局,主要是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舒适步行范围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居住、文化、娱乐等混合型功能为一体的城区。华商报记者 肖琳
西安地铁前瞻·他山之石
上海城市地铁网络理想模式是啥样?
上海地铁的发展,是世界地铁历史上一个奇迹。2019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以“瞰见未来之大出行——申城地铁,通向都市新生活”为主题,向大家“剧透”了上海地铁的未来故事。
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技术方向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经开通的浦江线就没有驾驶室,带来完全不同的乘坐体验;在设施设备的互联和在线监测上,上海地铁则运用了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未来还会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替代现在的人工管理大客流方式。
向综合服务的地铁网络转型
要有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城市地区规划要围绕地铁线路来展开。
站城一体的地铁上盖开发模式,建一座车站就是建一座“城”,建一条线要把这些“城”串起来;地铁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融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文绿色地铁成为新时代人们的需求。让地铁变为可阅读、有阳光、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化之旅,成为绿色、环保、健康地铁;让乘客进入地铁以后看得到作品,学得到知识,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感受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据文汇报
西安人的地铁里有西安人的故事
开往春天的地铁
承载着每个“铁粉”的独家记忆
努力奔跑了近10年,
西安地铁始终如一穿行在古城大地,
愈发密切地参与着平凡人的出行日常,
扩展着人们的活动空间。
地铁出入口、站厅、站台、车厢……
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在上演,
西安地铁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喜怒哀乐,
也承载着与每位“铁粉”的独家记忆。
■@赵俊逸:
西安那么大,地铁就是我的家。追梦的人呐,把心留下,值得吧!在你盛开的年华。
■@风露清愁:
地铁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单位。天天在织着网,编织着美好的生活。
■@娜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沣西文化公园与青龙寺
让我们选择无问西东的是地铁5号线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未来之瞳与西北工业大学
让我们沐浴文化洗礼的是地铁6号线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华清池与紫霞三路
让我们穿越千年长安的是地铁9号线
有你经过的地方,便是我的全世界。
——致我爱的西安地铁
■@~Lucky静
深夜的地铁里人总是很少,但总也可以感受到温暖,因为它可以在黑暗里通向温暖的家。
■@左右@先生
地铁站静悄悄,心开往下一秒;你微笑的嘴角,画出甜蜜符号。
■@Ethan
西安地铁陪伴着我们的青春,期待在下一个十年西安地铁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据西安地铁公众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冰)记者12月24日从省法院与省工商联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执结商事案件63...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