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阳光报社新媒体平台“少年家国信”组织策划了年度特别行动——“今天我们都是武汉人——写给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们的心里话”大型书信征集活动。活动进行一个多月,共吸引了陕西省内外200多所学校上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征集到10000多封来信。
在征集书信的同时,陕西人民出版社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领导下,迅速组建团队,从“少年家国信”公众号来稿中优选作品编辑了“抗疫”主题图书《致敬——陕西少年写给武汉的信》,这些信中有写给钟南山院士的、写给奋战在一线的护士的、写给火神山医院建设者的、写给公安民警的、写给快递小哥的,还有写给外交部长的。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少年们向“逆行者”的致敬,向各种岗位上奋斗在防控一线的人们的致敬。
6月12日,《致敬——陕西少年写给武汉的信》出版发行,全书共四万四千字,优选收集了十八封陕西少年写给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的书信,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宋亚萍亲自担纲该书的主编。她表示:“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少年如何看待和对待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不仅关系到当下,也关系到未来。我们衷心地感谢写信的所有少年。他们尽管年龄不同,写作能力不同,但都像鲁迅说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代中国少年的爱和善,更是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致敬——陕西少年写给武汉的信》精彩书信节选
您说:“妈妈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妈妈是护士,救死扶伤也是护士的天职。”我们说:“您当妈妈也是天职啊!您跟我们过年也是天职啊!”您问我们:如果人人都这么想这么做,你们觉得国家会怎么样?”您说出了一长串我们熟悉的名字,都是您医院的战友,你们要一起出发去武汉,马上就走。
——《我们最知道摘下口罩的你多美——双胞胎姐妹写给“被刷屏”的妈妈》作者:惠馨荻 惠馨乐
巴基斯坦此时此刻伸出援手,一行抵万言,再一次证明了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雪中送炭的深情厚谊,我们中国人必将牢记在心,没齿难忘。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致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长的一封信》作者:郭锦洲
您以六十七岁的高龄,一马当先,以一句“把所有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温暖了无数人。这世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平凡的医者,换了一身行头,逆向而行。从那时起,钟南山的名字享誉全国,人人皆称您“非典英雄”,可您深知,再多的头衔名誉,换不来因伤病去世的人的生命。
——《再挂帅,鬓已霜——致敬钟南山院士》作者:梁雨菲
您,是一名人民警察,平日里我都鲜见您的身影。疫情来了,您更是从家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您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爆发,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奔赴抗击疫情一线。
一身警服,是战袍,是铠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您和您的同事就是冲锋战士,是你们坚强的精神与意志,为我们筑就了一道固若金汤的防线……
——《一身警服万户堡垒——致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父亲》作者:赵金煜
无论摘下口罩、脱下工作服的你们是多么普通,在我们心中,你们都是最为勇敢的战士。你们和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坚持在第一线的劳动者一起,共同构成这个寒冷的冬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以我步履送君春曦——给快递小哥们的一封信》作者:耿溪悦
我看到你们在下着雨的武汉,昼夜不停的赶工,你们的“年夜饭”只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那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里端着盒饭吃。你们中的大部分人为了赶工,从前一天晚上进场到第二天都没顾上喝一滴水、吃一顿饭,就这样在寒风中冒雨坚守十几个小时。但是从没有一个人抱怨,全都无怨无悔。
——《致火神山医院建设者的一封信》作者:王津豪
后来我又在新闻上看到一位护士由于超负荷工作,筋疲力尽,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的场景。我心底猛然一疼,鼻腔酸酸的——她是谁的母亲,又是谁的女儿?她一定连喝一口水的工夫也没有,哭声那样嘶哑,有谁能够递上一杯水,拍拍她的肩膀,给她一个温暖的微笑?
——《逆行黑暗的光芒——舅妈,我在西安等您凯旋》作者:甘一迪
(本版稿件由记者 韩冯盼 整理)
新闻推荐
露地越冬蔬菜主要包括大蒜、洋葱、菠菜、莴苣、豌豆等耐寒性蔬菜,生产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浇好防冻水,增加抗寒能力。根据土...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