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省两会报道组) 1月日下午,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分组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邓勇,省政府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到部分界别小组看望委员并听取意见。省政协副主席李登菊、张雨东、高烽、翟占一、王正荣、赵振铣、罗布江村、陈放、唐坚看望委员或参加分组讨论。
王雁飞来到总工会界别小组讨论现场,认真听取委员发言。他说,过去一年,全省工会系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为凝聚“最大公约数”、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监督,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更大贡献。
邓勇先后来到少数民族1组和宗教界别小组,看望委员并听取意见。他说,年,四川省确定了GDP增长7.5%左右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十大重点工作,希望委员们继续从不同角度对省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推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
叶壮来到文化艺术界别小组看望委员并听取意见。他说,去年,省政协委员们围绕四川省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四川省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希望委员紧扣全省改革发展献计出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在各个分组讨论现场,委员们踊跃发言、热烈建言。大家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年,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对年工作的部署指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切合四川实际、顺应人民期盼,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计划、财政报告研判准确、数据翔实、科学可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吴小可委员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进行建言。他认为,应该从全省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各经济区的发展优势,在规划上统一谋篇布局。喻双认为,关键要在“多点”与“多极”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点;另一方面要加快城市群和经济区的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
总工会界别的杜洪委员说,现在很多地方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种粮收益太低。“必须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农工党界别的刘玉萍委员非常关心本地民营企业发展。她提出,应坚持“引进来”和“扶起来”两条腿走路,不仅要招大引强,同时要加大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
凉山州是四川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重点。邓显祥委员建议,协调推动凉山州脱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来自妇联界别的张晓东委员,关注的则是秦巴山区的扶贫问题。她建议,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更多致富产业,让贫困户持续增收。
在民进界别的万琳委员看来,尽快建立大数据中心,统一管理个人数据,可以方便个人信息查询和业务办理。
医卫界别的李德勋委员认为,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应该加强健康服务业的规划和发展,提前谋划养老问题。
“过去一年,省政府切实加强职能建设和作风改变,顺应了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要继续找差距、补不足,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来自民族地区的甲登·洛绒向巴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自身建设”独立成“章”的做法高度认可。
进一步加大高铁路网规划建设力度,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依法规范政商“朋友圈”,区域联动共同治理雾霾,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高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一条条意见建议,凝聚着委员们对省政府年工作的殷切期待。大家表示,将认真履职尽责,为四川省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成德绵一体化发展 助推全面创新改革 ——访省政协常委、绵阳市政协副主席李京平
——访省政协常委、绵阳市政协副主席李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