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超,1966年生于四川温江,成都澄园书画艺术博物馆馆长,鱼凫诗社社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空 一
如果我不认识陈志超,我和四川的缘分就不会这么深厚。
我认识陈志超,还得从洪厚甜先生说起。可是今天我只想说一说陈志超。
超哥(哥,四川话念“锅”),四川的朋友都这么称呼陈志超。哥,应该不做辈分讲,说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人讲究言不虚,事诚恳,靠得住,这应该是四川关于“锅”的直译吧。
超哥这个人从小就喜欢书画艺术,他一边要承家训继承发展家业,一边要在商务之暇完成对书、画、鉴赏的基础学习与专业修养的提升。也就是说家族的事业要诚诚恳恳,个人的爱好又要堂堂正正。堂是登堂入室的堂,正是气象中正的正。
超哥给我最大的影响和恩师教导的并没有什么出入。路子要正,工夫要深,心底要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的书法从篆隶入手,旁及诸家,并且坚持临帖,不创意,不搞怪,老老实实,自成一体。山水厚美,用墨不糙,用水不浊,用色不浮。写生作品自见心机,不入俗样。目前山水,入到心里收拾一二,移来纸上便是三。花卉鸟兽时见奇态,不拘泥笔法和程式。人物多取自生活,感而动人。他对诗文亦是有见地的,古诗新句,散文闲记,皆能言之有物,不故作惊人状。
我与超哥一家人有着世人难以体会的情感和殊胜的因缘,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而然。
梅姐是超哥的夫人,我在她心里应该和自家弟弟一样吧。箫箫和多多一晃就长大了。超哥也已步入半百。
我们却似乎昨夜才第一次喝茶。
丙申和堂空一于得蒲堂
其一·泰安寺联
得以息心即为究竟,
果真无念方证菩提。
青城山泰安古寺住持,承曹洞宗五十世法脉,临济宗五十一世法脉。癸巳暮春,嘱余为大雄宝殿撰联并书,今不揣冒昧,试撰此稿,呈四川大学黄德昌、周啸天教授审阅,获首肯,拟以小篆书之,闻联高三米,余心忐忑不安。
余近知天命,悟学书技法自篆始之不谬也。书法炫技,固可逞一时之快,以视觉冲击力摄人魂魄,若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视之,审美之主观性已让当代书法评判标准陷入虚无。故书法之魅,在其为文人士大夫所发掘所书写,非誊文公之杂耍也。
书者观乎山川草木时事,有感而发,其文辞亦优美,其内容亦充实,其境界亦高远,形诸笔墨,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如此皮毛俱存之可读可观之佳构,或可谓书法。
其二·知止堂
志彬弟嘱余为其平落画馆命名,略加思索,即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句中撷得“知止”,名“知止堂”。知,明澈了解;止,圆满价值之归宿。此为阳明之说,与朱子之解相较,似更圆融精到。
志彬弟欲求厚甜兄书之,余称善。盖唐代科举,常科设明书,即以书法取士,“凡明书,试《说文》、《字林》,取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厚甜兄为人忠诚笃实,其书五体俱能,五体皆精,非论者虚无缥缈之“格调”“气韵”所能囿也。志彬弟若“先诚其意”,或可获厚甜兄垂青。
其三·馆阁体
家父同学范伯,老右派,性急躁,擅楷书。幼时,常见他于烈日下蘸石灰水在河堤上书“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战无不胜”……见余顽劣,常促余悬臂作工楷,并呼吁家父制作铁笔沙盘,严格训练。眼界渐开,知此路数为馆阁体,且为当代书家所恶之。此后,书法之说法、作法变幻莫测:纯艺术、形式至上、制作、拼贴、注射、世纪大展、国际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闷热,试试馆阁体。
癸巳志超记
学书札记
■陈志超
新闻推荐
示范区水稻长势良好。资料图片扫码领技术手册。请关注川农报官方微信。开栏语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