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从“不务正业”到“一番事业” ——记大山深处的雕“傩”非遗传承人王国华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7-06-14 07:30   https://www.yybnet.net/
王国华正在制作傩面具。□新华社记者 刘茁卉 汪军 向定杰

这几天,一笔300面傩面具的订单,让王国华忙得不亦乐乎。虽居大山深处,他和徒弟手工制作的面具供不应求,把雕“傩”做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

曾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走进贵州省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苗族村民王国华家中,就像走进一个傩面具博物馆。

用白杨树雕刻的面具呈现出棱角分明的五官,涂上颜料的面具将傩戏角色“演活”,凶神恶煞,抑或慈眉善目。

30多年前,王国华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傩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以消灾祈福保平安为目的,通常戴面具进行表演。德江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德江傩戏被称作中国戏剧界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2岁的王国华,自幼喜爱跳傩戏和雕刻傩面具,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983年开始,他痴迷于雕“傩”。

一开始,妻子覃智婵非常不支持。

“农村人不做自己的产业,不下地把农活干好,天天在家东雕西刻,我从隔壁村嫁过来,家里很困难,感觉无法依靠。”她这样忆起当年。

那时,大儿子才五岁,两口子矛盾激烈。

妻子天天逼着王国华下地干活,但他的兴趣和时间都放在研究傩面具上。

让覃智婵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不务正业”,如今成了“一番事业”。

2003年,一场有关傩文化的研讨会在德江县举行,多个国家的人士前来参会。王国华雕刻的面具让不少老外产生了兴趣。

“老外问面具卖不卖,我立马让家人拿到县城,卖了8面,得了2000块钱。”王国华说。

他用800元买了一台彩电,妻子感到很高兴。从那以后,覃智婵的观念有了改变,王国华的面具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

让傩文化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

近三年,他通过雕刻面具收入200多万元。现在家中已买了一辆小轿车、一辆商务车。

去年,王国华和几个徒弟一共雕了2000多面,卖到湖北、宁夏、四川、重庆等地,最高的每面能卖到500元。

最近,成都和深圳来了几笔订单,一共订购2000多面,这让他束手无策。他说,大单子不敢接,加班加点都做不出来。

人手不够,王国华每年还带一些贫困户的徒弟,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长征村村民吕昌洪曾是贫困户,在王国华手下学习,雕刻一副面具工资200元,打磨一副30元,上色一副15元,两年前就脱了贫。

在王国华的脑海中,储存了200多个面具的模样,信手拈来,随时雕刻。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变化,他也在不断创新。

跟着王国华学了十年的徒弟周国再,常常为师傅喜好钻研的精神所折服。“几十年不变,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好像比吃饭还重要。”他说。

为了让傩文化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发扬,王国华抽时间在镇上的八一小学给孩子们上课,教授面具雕刻。他还建起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打算展览自己的作品。

在传习所的墙上,他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雕龙画凤漫遣文艺出妙手,模山范水尽收古物入琼楼。横批是“传承文化”。

对于傩文化的传承,他说,只要能找到一种方法和形式吸引年轻人,这些老的东西就会有“新生命”,就不用担心失传。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关于对两起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 未避让行人的违法行为曝光

车牌为川QFM835的士车辆于2017年5月26日在途经交警支队门口准备右转进入龙湾路,正当人行横道绿灯亮时,该出租车未减速停车避让正在正常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违法代码:1357违法内容:遇行人正在通过人...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不务正业”到“一番事业” ——记大山深处的雕“傩”非遗传承人王国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