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新宇)昨日,由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主题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布会提出,四川省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动“一提一创一培”,通过调优存量、扩大增量,进一步提升四川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委农工委、省住建厅等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力争2020年基本出清无效供给
省发改委主任范波表示,今年四川将继续推进去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严厉打击“地条钢”,统筹推进化解产能和结构调整。今年重点对3200万吨粗钢产能进行调整重组,关闭退出煤矿100处,化解煤炭产能1300万吨左右,力争2020年基本实现无效供给市场出清。
“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地条钢\’基本上得到了根治。”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在会上补充说,四川近几年来关停了753处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488户,去年已提前完成压减过剩粗钢产能420万吨的目标任务。
“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钢铁产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陈新有说,四川省将对钢铁企业进行优化整合,大力推广轻钢结构等新型装配式建筑形态。四川有一些钢铁龙头企业,还有广阔的地域,要结合龙头企业、结合地域、结合市场的供求关系来优化调整企业的重组、整合。要进一步发挥四川钒钛钢铁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去库存方面,范波表示,坚持分类调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化解三四线城市商品住房和全省商业用房的库存。今年要将统改货币化安置比率提升到60%以上,同时在去库存过程中抓好热点城市的房价控风险工作,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去杠杆方面,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进一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力争到2020年全省直接融资在融资中的占比超过35%。
降成本方面,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今年努力再为企业减少税费成本170亿元,降低社会用电成本100亿元以上。
补短板方面,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和贫困县全部摘帽,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大力推动“一提一创一培”
力争2020年高新技术产值达2万亿
范波还表示,将大力推动“一提一创一培”,做大做强增量。一是提质量,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深入实施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全省全年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名要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前10位,到2020年力争基本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二是创品牌,加强“四川造”品牌培育,提高“川字号”产品市场占有率。今年中国驰名商标要超过300件,力争到2020年培育四川制造品牌企业100家以上,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20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三是培育新动能,扎实推进创新创造,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攻坚战,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三个通道,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创新人才“三个支撑”,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产业集群。
“今年,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8万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范波表示,力争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20%,高端成长型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科技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成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对于如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毛业雄说,未来五年,全省三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两个导向”,突出“三大重点”,着眼“四大调整”,激活“五大动力”,狠抓“六个落实”,推进“十大行动”,努力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这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产品相对过剩、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毛业雄表示,要坚持以建设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为抓手,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到2022年建成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实施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大力提升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实施川菜走出去四川美食全球行活动,不断扩大“四川造”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发展原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施加工农产品排头兵工程,到2022年,努力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比2016年翻一番,建成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同时,重点抓好五大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做大做强川酒、川茶、川菜、川果、川药、川猪、川烟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挖掘一批功能性食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产业融合示范区和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创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康养、文化创意农业,打造一批示范县(区)、特色小镇、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和田园综合体。
新闻推荐
保持定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六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四川日报评论员发展战略是事关一定历史阶段发展问题的全局性谋划,决定着未来发展的脉络和走向。实施多点多...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