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强 本报记者 周瑶慧 文/图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指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
2011年以来,市中区乡村学校少年宫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目学校主动作为,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育人工程,以项目为抓手,以孩子为中心,以特色为导向,有效化解了农村地区青少年活动场所、活动器材极其匮乏、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极大拓展和丰富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载体平台。
一校一品
打造特色品牌
来到位于内江实验小学东区(即乐贤中心校)内,悬挂在校园正大门上的“乐贤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几个字异常醒目,校园内随处可见少年宫内容介绍、活动课程、学员手册等宣传内容。
自2013年正式启动少年宫建设项目以来,内江实验小学东区以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将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轮滑作为特色项目重点打造,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竞赛团体一、二等奖,连续四年获得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大赛一、二等奖,诸多荣誉加身。该校少年宫也被评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第六批机器人实验学校 。
为了更好吸引学生参与少年宫活动,该学校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到文体科技活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开阔视野、增长才能。同时,学校还将少年宫建成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自我防护、安全自救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这仅是市中区建设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个缩影。市中区各学校少年宫开展“一校一品”建设,根据自身实际,挖掘本地优秀文化、人文、历史等资源,让乡村学校少年宫充满“乡土味”“本土味”,邀请本地文化传承人、民俗艺人传授汉安夏布绣、伏龙烙画、全安蛋壳画等制作工艺,打造出独特的少年宫文化品牌。
除了内江实验小学东区的机器人创新实践团队,沱江初中的劳动实践基地和科技小制作,凤鸣中心校的“金话筒”主持人和舞蹈队,凌家中心校的电钢琴乐队,史家中心校的汉安腰鼓队,朝阳中心校的竖笛队,全安中心校的舞蹈队和蛋壳画组,白马中心校的书法学习小组等,都开展了充满浓郁乡土特色的活动,既提升了未成年人动手和实践能力,又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
硕果累累
持续再创新高
目前,市中区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7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7所,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组建教师、志愿者辅导员队伍609人,开设思想品德教育、科技劳技实践、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游艺娱乐、生活技能和社会实践、经典诵读共七大类逾30项活动内容,惠及全区10345名农村未成年人。
各学校师生共同浇灌少年宫这片“沃土”,各项活动项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朝阳中心校科学DV《我爱我牙》获得四川省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二等奖,学生何俊霖获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二等奖;内江实验小学东区在连续4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大赛中荣获省级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龚家小学陈俊儒荣获省钢琴表演二等奖等。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快乐大本营里,孩子们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舞蹈基本功练习、第一次机器人模型制作、第一次竖笛吹奏学习、第一次烙画制作,第一次当小主持人、第一次登上城市大舞台。
今年,市中区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行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贫困村的计划,在全区7个镇19个贫困村涉及的乡村学校,建设5所省级乡村少年宫和3所市级乡村少年宫。
新闻推荐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多都安排在夏天。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考试无疑是科举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什么不是“一年一考”而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古代“大考”的考试时间为什么一般都...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