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高考分数线已经划定,成都市一个50岁的考生梁某分数只得了393分,距离二本线有43分的差距。对于今年的分数,他感到“很心酸”。据悉,这已是他第21次高考落榜。(6月23日中国青年网)
据了解,梁某是一个个体工商户,由于他参加高考时间最长,次数最多,被媒体称为“高考王”。分数线公布当日,他再次成为当地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梁某表示,高考对他来说是“刚需”,大学对他来说就像是“初恋”,追不到手,精神就不愉快,人就不幸福。笔者认为,梁某苦苦追梦,锲而不舍,精神可嘉,但做法却值得商榷。
很多人园大学梦,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寒窗苦读,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无不经历过一番刻骨铭心的折磨。因此,大学生曾经一度被社会冠以“天之骄子”的美誉。为了这份殊荣,梁某21年如一日地不懈追求,从青年一直坚持到中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周而复始,从不言弃。可见其意志之坚强,毅力之顽强,非常人所能企及。
然而,高考毕竟是国家公平选才的一种竞争方式,无论高校如何扩招、录取率如何逐年提高,注定要有一部分人面临名落孙山的结局。我们也知道,人生的价值远远不只是通过上大学来实现的。梁某作为一个为人夫、为人父的成年人,其在社会所肩负的使命、在家庭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岂能仅仅体现在“读大学”如此单一的途径上?自己一生的幸福,又岂能只寄托在一张大学文凭上?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梁某作为一个个体工商户,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更应该全力以赴地把生意做得更好,把家庭营造得更加富裕幸福,而不是死心塌地为了那一纸文凭,经年累月地和众多年轻的高中生一起在高考场上一拼高低。
“高考王”梁某的遭遇提醒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不仅需要信心、勇气、意志和毅力,更需要有一种善于应变、急流勇退、懂得取舍的智慧和能力。□莫思委
新闻推荐
做客“封面新闻直播” 8所高校招生负责人教你填志愿人气爆棚,吸引84万网友在线观看
人气爆棚,吸引84万网友在线观看制图杨仕成拿到高考考分后,考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填报志愿。6月2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邀请到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等8所高校招生负责老师做客...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