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新疆金象循环产业链。
投产庆典。
与会嘉宾参观三聚氰胺装置。
本报讯(高艳 记者 万晓红 文/图)6月15日,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建的首套日产200吨加压气相法三聚氰胺大型化成套装置,在新疆金象赛瑞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投产庆典。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会长、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表示,长期以来,三聚氰胺先进生产技术一直被荷兰帝斯曼、奥地利林茨化学、意大利欧技、德国巴斯夫等外国公司垄断。国内装置存在着规模小、消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污染严重等问题。仅有的几套大型装置,多为从发达国家公司引进的技术和关键设备,投资较大、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不好。金象的技术对推动行业节能增效技术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科技示范意义,是国家行业技术自主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典范。
据了解,近年来,三聚氰胺行业都面临着全球产能过剩的局面。大力开发三聚氰胺下游产品,延伸其产业链,拉动新兴领域消费增长,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因此,经过十年研究发展,金象公司成功研发加压气相法三聚氰胺大型化成套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三聚氰胺的生产成本,还通过德国鲁奇公司应用到俄罗斯,实现技术出口。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多项专利,并在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专利授权。
据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投产的日产200吨加压气相法三聚氰胺大型化装置,采用了四川金象自主研发设计的节能节资型气相淬冷法生产三聚氰胺生产系统工艺,是全球同类技术中首套单线单反应器达到日产200吨三聚氰胺的大型化先进装置。和金象已有的三聚氰胺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对反应及关键设备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工艺设计指标,改进反应催化剂,改善工艺操作方法,使产能提高20%以上,综合能耗降低30%,尿素消耗也进一步下降,产品优等品率由94%提高到99%以上,具有投资省、能耗低、品质优、工艺零排放、自动化程度高、长周期稳定运行、公用工程配套少、经济效益好、环境友好等特点。
今年4月9日,该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经初步运行考核,设计产能200吨/天,实际产能达到203吨/天,且随着设备磨合完善以及操作水平的熟练,产能还可能进一步提高,消耗也将随之进一步降低。同时,考核消耗指标显示,该装置三聚氰胺消耗尿素2.99吨,煤炭0.55吨,电耗515kwh,催化剂低于0.15千克,还能副产蒸汽2.2吨。
“目前新疆金象第二套同类装置正在建设中,将于今年底投入生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疆金象赛瑞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子公司,公司于2012年注册成立,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位于阜康市阜康产业园东一区,占地1700余亩。
据悉,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结合阜康现有资源,川金象对新疆金象原产业链进行了规划调整,以12万吨/年三聚氰胺副产尾气和中泰化学副产芒硝为原料,联产18万吨/年纯碱、30万吨/年硝硫基复合肥,一期建设“三聚氰胺-纯碱-绿色化肥”循环经济产业链。既实现了区域废物资源化,又产出了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新增产值17亿元。各生产工艺均采用行业先进的节能环保工艺,各类原料被充分利用,可达到工艺零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新闻推荐
日前,四川省高考分数线已经划定,成都市一个50岁的考生梁某分数只得了393分,距离二本线有43分的差距。对于今年的分数,他感到“很心酸”。据悉,这已是他第21次高考落榜。(6月23日中国青年网)据了解,梁某是...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