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日前,四川省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方案》,将通过多项举措,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方案》中提出要探索建立“文化消费卡”,以此推动演出、观展等文化消费。据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正在进行“文化消费卡”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探索通过消费卡引导优质文化产品消费,建立文化消费长效机制,带动优质文化产业发展。
如今,持卡消费凭借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去年开始,不少专门针对文化产品,旨在拉动文化消费,同时又能够实现文化惠民的“文化消费卡”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试水。当前,文化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比起在商场百货、餐饮的花费,消费者在文化领域的开销要显得保守许多,其实,如今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拥有足够的实力去进行文化消费,只是一直受制于长久以来文化消费市场资源匮乏,而“文化消费卡”无疑很可能能够改变这样的局面,最有效的整合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文化市场潜力。
但“文化消费卡”作为一种创新措施,如何操作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消费长效机制,带动地方文化产业更好发展,这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在笔者看来,首先应该因地制宜地提高文化消费。了解群众需求,结合地方实际,是实施提升文化消费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不同地区,深入了解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的消费水平以及群众的文化需求,根据这些情况有目的性地提供文化产品。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创作什么,提供什么,文化供给要永远跟着市场需求转,这样的文化消费才能持久。
其次,因势利导很重要。提高文化消费要善于“借力”,要充分了解当地已有的文化项目,对地方已存在的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和加工,对地方文化进行再创作时,可以创新一些文化附属产品,为地方特色文化注入全新的血液,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再通过“文化消费卡”形成资源整合以及成套的文化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方案》的出台可以有效拉动文化消费,也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撬动文化消费需要契机,更需要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抓住契机,“因材施教”,才能确保文化消费持久的繁荣。
新闻推荐
强化风险隐患防控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四川省启动特种设备安全大宣讲
本报讯日前,以“强化风险隐患防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题的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大宣讲活动在武侯区红牌楼街道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由省质监局主办,武侯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