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易小辉:写实绘画的细腻与通透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7-07-26 07:16   https://www.yybnet.net/

□ 杨蜀连

易小辉的油画透着宁静与阳光感。

四川乡村与藏区草原的一花一木一原野、积雪渐渐融化的小溪、残垣断壁以及阿坝州羌族民居悬挂的一排排金黄色的玉米,都是易小辉表现的题材。他的作品用细腻、逼真、精微的写实手法,把个人的理想与客观现实融合,形成一种属于他自己精神追求的元素,让人印象深刻,且充满无限的遐想。

易小辉的作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幅名为《冬日金色》的画。画面上,冬天白色的积雪下,一串串密密匝匝金黄色的玉米棒煞是显眼。它们颗粒饱满、舒展沉静地在冬日的积雪里静静绽放出生命宁静朴素的气息。画面下方,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雪地里觅食或者发呆,挂着串串玉米的那一根沧桑陈旧的木头横梁下,是积雪覆盖的玉米叶子,虽已呈脆黄色的枯萎状,却依然顽强闪烁着挺拔的姿态。这幅当代写实油画作品,因笔触的精致细腻,让人惊叹,目光长久停留不忍离开。这幅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但给很多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测与遐想。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昭示着什么?呈现着什么?这幅作品,也让很多人对年轻的八零后油画家易小辉产生了好奇与探究,进而对他的作品题材深藏的隐喻与思想所吸引。

易小辉的油画作品,大都是描绘乡村、断墙、高原某一个碎片,某一处景致的画作。这源于他对乡村原野的某种情结。他的作品中,还有将自己采风旅途中某一个让他突然有所触动并印象深刻的某一个瞬间描绘出来的作品,别人认为匪夷所思,但他却有另类解读。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自己独特想法的青年画家。在他的作品中,透过安静与通透,几乎可以进一步读到清澈、孤寂、希望、重生与隐隐的不安。他的作品最深刻的内核,不仅仅是视觉经验、精微笔触加浓郁的乡土色彩,他让我们在他的写实主义绘画中,还得到当代中国写实主义美术发展过程中青年画家探索路上的某些启迪。

1982年2月,易小辉出生在四川遂宁乡下的一个普通家庭。据他回忆,几岁时的某一天,他看电视,突然看到电视里介绍一幅《蒙拉丽莎》画像,顿时觉得神秘不可测。朦朦胧胧中,他就产生一个念头,长大了当一个画家,也画出这样神秘、逼真的画像。高中时,为了考上美院,十几岁的易小辉来到成都拜师学习素描。就此,他认识了自己艺术人生中的第一位绘画老师罗徕。当时才三十多岁的画家罗徕给了易小辉很多关于美术的资料与艺术思考的帮助,这让对美术还很懵懂的易小辉受益匪浅。执着于艺术的易小辉最终考上了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读大一期间,因家境贫寒,交学费生活费都有问题,易小辉就开始用绘画来换取学费和生活费。他大量临摹欧洲名家油画作品低价出售给市场,常常从深夜画到天明。在终于靠绘画赚取了学费生活费后,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当做画室专门绘画。在画室里,他一边刻苦阅读大量西方油画画册与书籍,一边常常琢磨怎么画才能创作出一幅视觉效果好、色彩更协调的绘画作品。经过反复思考,在一个落日西下的黄昏,易小辉独自创作出了一幅高原风景画,并成功卖出去赚了一千多元钱。这一千多元让易小辉兴奋不已,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养活自己啦。从此,他更加勤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开始绘画,直到深夜。据易小辉回忆,“大学美术老师刘洵对学生非常严厉,我的很多同学在绘画中常常被刘洵老师骂哭。”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刘洵常常在凌晨两三点突然给学生们发信息,告诉他们今天的绘画哪里应该修改,哪里应该用什么色彩稍微变化一下。深夜,刘洵老师把这些勤奋的学生聚在一起,听音乐、聊天、谈艺术,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无疑给易小辉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刘洵还从日本带回很多画册与书,大家读之顿觉新鲜,但易小辉认为:“其实,日本很多东西都是从我国唐代的东西沿袭而来的,我并不觉得好神秘。”他认为写实油画中,也往往潜伏着写意的元素。这些元素需要你从画面中去领悟。因而,在创作中,他不断在绘画中去找结构,找角度,找色彩,不断丰富它,不断重复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断细化它。“比如,我画一棵树,就不断细化它,不断丰富它,在线条、工笔中去不断给他增添血肉筋骨。”

易小辉的身上隐藏着一种源于天然的淳朴与率真。他微胖,圆脸,憨厚,谈吐质朴真诚,有些可爱,身上没有傲娇与自负,却有着区别于很多他这个年龄段画家的难得的笃定率真与艺术思考。这种性格特质融合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呈现出一种平实而朴素的气息。他来自于乡村,遂宁的某一处乡下,这方素朴天然的土地上不知道是以一种怎样的灵气与缘分赋予了他大自然中最有诗意的艺术才华。他的作品,现阶段虽然不是很丰富,但却可以读出他创作时的思想内核:自然的存在即是精神的存在。他赋予作品除了阳光清透感、泥土气息、乡土气息、原野气息之外,还有一点点诗意的味道蕴藏其中,这应该是乡村原野最纯粹最本真最难得的味道。

易小辉坦诚自己除了喜欢伦勃朗、安格尔、柯罗等的绘画之外,他还喜欢琢磨中国宋代的绘画作品,痴迷于宋代绘画的笔墨意境与古朴清雅。他承认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绘画的某些元素与水墨韵味。这些中国画的深邃意境与笔触线条也给了他很多关于绘画的美学导向与思考。因而,在易小辉的油画作品里读到一些思想纯正的诗意气息,也就不足为奇。诚然,一个画家的感性思维往往潜伏在他的理性思维之中,犹如包裹其作品的某些解读。感觉易小辉的性格里就有这样的特质:温和、执拗、细腻、缜密而缺乏某种安全感。因而,他的作品风格自然而然显现出这样的一种精神导向:独立、自我、冷静、孤独、希望。他的作品《静寂的雪域》就蕴含着很多画家自身心绪的起伏,画面透着空寂、寒冷、静谧。他用油画的表现方式来呈现自己内心的一些情绪与感怀。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个年轻的画家思想深度以及绘画风格还不成熟,但是,正如一棵树要想长成一棵苍劲雄伟的大树一样,需要经历岁月的积淀与历练,需要风雨兼程星月陪伴,于易小辉,他对绘画的艺术坚持与对今后艺术探索的思考,就已经说明:当一个画家,单纯地一直做着一件事时,他一定会在反复的描绘中,抒发出自己心底的最真实的声音。

易小辉对于油画创作的构图、色彩、笔触的精确把握与颜料材质的把控早已娴熟,他目前需要的是绘画视野的开拓与更多的走出去捕捉自然最本真瞬间的频率。易小辉已经实实在在地画了十五年。十五年来,他有过创作的艰难期,也迷茫过,颓废过,挣扎过,徘徊过,但骨子里对绘画的热爱,终究让易小辉没有放弃画笔。他的很多大学美术系的同学都已改行,但是易小辉一直坚持到今天并将继续画下去。他说自己因为年轻很多时候也要出去玩,但只要两天不摸画笔,他就感觉自己浑身难受。他特别欣赏那种能在某一瞬间打动他自己的画面。他喜欢到藏区采风,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任意驰骋。他陶醉在藏区那些具有通透感、明快感、厚重感的感知里,去寻找自己绘画时需要的线条、质感、反射与构图。近年来,易小辉跟随著名画家简崇民先生进一步学习油画创作的深度解析,并多次陪伴简崇民先生外出采风绘画。在简崇明先生的绘画指导与沟通中,易小辉受益匪浅。年轻的易小辉不仅仅从西方油画大师那里汲取到很多精神营养与绘画技巧,而且,他更喜欢当代世界美术界的一些小众的画家作品,这些画家的灵魂干净纯粹而另类,易小辉能读懂他们作品里蕴含的那种平实里不凡的深刻。

易小辉的油画作品几乎都是写实作品的精细之作,因而,他的作品量至今都并不是很大。作品《古镇阶梯》是画家在四川乐山五通桥采风后回来创作的作品:阴天,民国时期盐商修建的一个古牌坊。民国时期,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画家喜欢这中画面充满着怀旧气息的地方。“不知道哪一天,这些东西就消失了,古镇的气息是无法复制的。”去藏区采风,有一个画面让他深刻难忘:就是雪地上的一辆废弃的两轮车,它在厚厚的雪地上静静地伫立。“我顿时感觉,有些东西即将消失。而这辆车的两个轱辘,就如时钟的钟摆,将时光揉碎,并消失在岁月的年轮里。”

易小辉还很年轻,但他十五年的绘画实践探索基础一定会在未来给予他更大的艺术发展空间。相信他在具象的精微绘画中,透过清丽阳光的笔调,突破某些时候的纠结,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必定会在未来呈现出更多具有艺术张力与深刻内涵的现实主义写实油画。

艺术简历

易小辉,1982年出生。四川省美协会员,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青年画院专职画家,会展中心现代艺术馆签约画家。

新闻推荐

绿满巴蜀 美润天府 ——四川坚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光明日报》2017年7月24日01版记者李晓东每隔一周,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就要通报全省环保督察发现的8900多个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自去年开始,四川开始了污染防治的蓝天、碧水、净土“...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易小辉:写实绘画的细腻与通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