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川农大院士逝世五年 记性不好的八旬遗孀每天到雕像旁陪伴他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6-15 09:44   https://www.yybnet.net/

李仁恕每天都会走到图书馆门口,轻轻抚摸周开达铜像。成都商报 图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果一人故去,又是什么模样?

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88岁的院士夫人李仁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丈夫周开达去世后,每天自己都要去学校图书馆前的丈夫雕像看一看,陪伴对方。

在大女儿印象中,父母俩的爱情简单朴实,结婚照一张黑白照片就解决。那个年代里,夫妻俩一个称呼“仁恕”,一个称呼“开达”,结婚多年从不拌嘴。“如今我母亲年岁大了,记性不好,有时候连二弟、三弟的名字都要搞混,但关于我爸肯定记得清清楚楚的。”

正如感动的网友所言:“没有比天人永隔更远的距离,但也没有爱情跨越不了的界限。”

“陪伴”

每天看丈夫雕像

房内挂满丈夫照片

6月14日下午,温江,阴天,88岁的李仁恕一如既往在家中看电视。等到女儿买菜回家后,她才戴上老花镜,瞥了眼时间,提醒女儿:“3点20分了。”这时,女儿周女士心照不宣地说:“你去嘛,路上注意安全。”

得到女儿同意,李仁恕从沙发上站起来就往外走,佝偻着背穿过客厅,阳光映着她花白的头发,墙上挂着一张张去世丈夫周开达的工作照。她要去哪儿?其实,是去看校园里丈夫周开达的雕像。丈夫去世后,对她来说,“见像如面”,这成为了每日例行的“陪伴”。

周开达,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也是四川农业大学的首个院士。袁隆平评价他:“在探索水稻科研的天地里,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研究,在杂交水稻的育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3年周开达去世,2016年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校区图书馆前竖立周开达院士雕像。李仁恕走出院士楼,路过游泳池再拐个弯,面前就是丈夫周开达的雕像了。“每天我都要来看一看,”她一边说,一边摸了摸雕像下方的文字。即使没有戴眼镜,她仍可念出声,“周开达,重庆江津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院士夫人每天来雕像前,陪伴已经故去的丈夫,这一幕近日被网友拍下发布在网上,感动了不少网友:“没有比天人永隔更远的距离,但也没有爱情跨越不了的界限。”

“怀念”

胸前别的黄桷兰

是丈夫栽下的

“如今我母亲年岁大了,记性不好,有时候连二弟、三弟的名字都要搞混,但关于我爸肯定记得清清楚楚的。”女儿周女士透露,每天自己都要在饭后带母亲散步,“一定要去雕像前看看,她还会主动跟我说,去(雕像旁)看看嘛。”事实上,除了和女儿散步,李仁恕自己几乎每天也会去看雕像,来了客人也一定要带去看看。

正值黄桷兰花开,李仁恕胸前也别着三朵黄桷兰,都是从院里的黄桷兰树摘下的。“这棵黄桷兰也是我爸种的,我母亲当然晓得,所以这样纪念。”周女士透露,院里还留着不少父亲栽种的植物,3棵铁树、1棵黄桷兰,都是父亲留下的痕迹。

在周女士印象中,父母的爱情,发生在重庆江津,“当时母亲在江津当校长,父亲在江津工作,后来就自然认识,走在了一起。”他们1956年结婚,当时的结婚照和婚礼一样简单朴素,男方穿着白衬衣端正英俊,女方穿着花衬衣清秀大方,就是一张结婚照。

“婚后,我父亲叫我母亲“仁恕”,我母亲称呼我父亲“开达”,那一代人更习惯于喊名字后面两个字。”周女士印象中,因为父亲工作繁忙,常年在海南搞科研,一家人能够找到的全家福只有一张。为了鼓励和嘉奖周开达在科研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后来学校专门修了院士楼,“但我父亲工作太忙了,一天都没有来住过。”

那些年,周开达在海南搞科研,40℃高温下盖一张白毛巾就当帽子,一个椰子就是接待客人的“饮料”。李仁恕曾任多所中小学学校校长,周女士回忆说,“我就是保姆带大的。”

“恩爱”

“我没有看到过父母吵架拌嘴”

聚少离多,但院士夫妇感情甚笃。在周女士印象中,“我就没有看到过父亲母亲吵过架、拌过嘴。”而他们的40周年结婚纪念,也只是一张合影,夫妇俩穿着白衬衫,捧着一束鲜花。

2000年6月,李仁恕在北京作院士报告时突然发病,在北京住院40天后转诊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武侯区国学巷到温江,每一天母亲都要去看父亲,只有生病的时候不去,怕传染给父亲。”周女士说,父亲住院13年,母亲每天坚持从温江去医院。在病床上,夫妻俩拍下50岁金婚照片。

“这事就像是一个发条,到了下午自动运转,当时我母亲也很清醒。等到2013年父亲去世后,没了这个事,加上年纪大了,母亲的记忆力突然远不如前,精神也不如以前了。”周女士说。

(原标题:“没有比天人永隔更远的距离,没有爱情跨越不了的界限”;见像如面,川农大院士逝世五年,夫人每天看雕像相伴)

新闻推荐

人社服务到村 百姓就近办事

今年起,每年安排4500万元补助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本报记者刘春华徐虹“以前村民出去打工靠投亲靠友打探...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生活因你而美丽2018-06-15 09:26
猜你喜欢:
评论:(川农大院士逝世五年 记性不好的八旬遗孀每天到雕像旁陪伴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