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煊
劳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一个教育概念。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将“种田课”纳入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在务农实践中成长;白岩松在演讲中提到“劳”在当今教育标准下应有所“补充和改变”,重视用智力创造的“劳”,拥有劳动新概念。
以上两者体现了当今社会对“劳育”的重视,对培养更全面人才的重视。依我之见,“劳育”应与时代同行,基础性劳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要勇于发展智力创新型劳动,让“劳育”与时代齐头并进,阔步前行。
尊重劳动者是学会劳动的前提。儿时常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农民躬耕陇亩的艰辛。同理,小至每件劳动成品,大至当今我们享受的稳定生活,其背后是无数人的艰辛付出,我们能享受到岁月静好,是有人在为我们默默地负重前行。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既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中华民族“勤劳美德”的传承弘扬。
匠人精神是劳动者的必备品质。《中庸》写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每次劳动都应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诚于他人,不愧内心。如此一来,又怎会出现粗制滥造的商品?又怎会有树懒般的办事人员?国家制造业高质量、高标准的转型升级又怎么会不加速推进?匠人精神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劳动的尊重。评书大师单田芳一人一桌一醒木,一身青袍说南北,表演前背书对稿一事不落,力求为观众展现更好的自己;“天眼之父”南仁东20年致力于研究,20年严于律己,精益求精,为制造出“天眼”作出了巨大贡献。抚今追昔,君子慎其独,承匠人之心方可使劳动日臻佳境。
当然,与时代同行,最重要的是让科技与劳动有机结合,打造新概念的智能型劳动。阿里推出智能音箱,致力于研究云数据分析,向智能化、数据化劳动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提高科技支撑力,向智能创新型国家发展已成为当今主流趋势。与此同时,还应注重营造好科研环境,让人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激发科研劳动者的积极性。为政之道,惟在得人,鼓励智能创新型劳动,首先得打造科技劳动型人才队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是对智能创新型劳动的极大鼓励。
“劳育”应与时代同行,尊重劳动,重视劳动,不忘勤劳朴实,迈向智能型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型劳动新概念,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对执着追求“中国梦”的当今智力劳动者的致敬和礼赞。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易陟)30日,记者从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四川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将...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