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办法》对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问:修订后的《办法》对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责任是如何明确的?
答:简单来说就是“四个明确”。
第一是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要求;
第二是明确主管部门责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学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第三是明确监管部门责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卫生健康、城市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是明确学校主体责任,学校校长作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分管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校建立由学校负责人、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参与的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安排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有计划地选择家长代表陪餐,同时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教职工和陪餐人员应当与学生同食堂购餐,并坚持学校食堂的公益性质,不得营利,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原则上自主经营,确有必要实施其他方式经营的,应当经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同意。
问:《办法》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基本要求可以用“四个规范”来概括。
第一是规范过程监督,规定学校食堂应当做到明厨亮灶,鼓励运用“互联网+”等方式,公开食品加工过程。
第二是规范采购行为,规定学校大宗食品实行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
第三是规范禁止品种,《办法》新增禁止采购、使用散装食用油、散装食盐规定,重申了学校食堂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以及禁止制售的高风险食品品种。
第四是规范信息公开,规定学校应在食堂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或学校信息平台公示食堂经营信息。
问:对于学生和家长反映较多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什么新规定吗?
答:《办法》明确了非寄宿制学校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销售场所,校门外食品摊贩禁止经营活动区域。《办法》规定,学校校门外50米范围内不得确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食品摊贩按照《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管理。
问:对违反《办法》规定是如何进行处置的?
答:主要的处置手段有通报、约谈、追责、罚款。
一是通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情况、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责任约谈和整改等情况。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学校实施重点监管,并通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行业主管部门。
二是约谈。学校食品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等级评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明厨亮灶建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对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三是追责。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造成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或重大负面影响的,依法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学校不执行本办法有关规定,或执行不力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是罚款。(1)学校未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经抽查考核不合格或未履行相关职责,未落实信息公开制度、明厨亮灶要求,违反食品采购贮存使用、校外供餐管理规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2)学校未落实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陪餐制度、同食堂购餐制度,违规将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3)民办学校举办者未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投入、落实校长负责制、督促校长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新闻推荐
四川星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复工以来,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对员工精准精细管理,同时加强产品研发,保健机器人、康复机器...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