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师钱姣
这个时代,“职业”被不断重新定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训练师、呼吸治疗师、网约配送员等16个新职业。这是自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领域。
投喂AI是种什么体验?教人“自由呼吸”也是新职业?新“职业”要干些啥?
超热门学科:把数据“喂”给人工智能系统 用数据训练AI
【职业名片】人工智能训练师
【工作内容】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集管理、算法模型设计、超参数调优、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
简单地说,人工智能训练师就像给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产品当“饲养员”,制定数据标注规则,再将数据“喂”给人工智能系统,对其进行“调校”、不断优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被训练师“调教”过的人工智能系统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网购时,和你聊天的客服小姐姐,可能并非真人,而是被训练过的智能客服。它不但能在你咨询时秒回信息,完成基于购物行为和浏览路径,构建你的个性数据模型,推荐你喜欢的商品这类人工智能的工作,而且会让你觉得它非常“亲切”,甚至会在你犹豫不决时,根据你的购物几率,给出购物建议,它们的行为正是人工智能训练师训练后的结果。
人工智能有多火?从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便可窥见。就在本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新增备案专业数量最多的学科就是人工智能。本次全国范围内获得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共有180所,相比2018年的35所,增长了数倍。
陈俊周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已久,他表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工作说通俗点,就是分析数据、设计算法、训练模型、不断优化人工智能产品应用体验。”
超冷门专业:专职人员不过百人 为患者保驾护航的“水手”
【职业名片】呼吸治疗师
【工作内容】使用呼吸机、肺功能仪、多导睡眠图仪、雾化装置等呼吸治疗设备,从事心肺和相关脏器功能的评估、诊治与康复,以及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工作的人员
他们介于医生和护士之间,打个简单的比喻,医生是船长,那么呼吸治疗师就是水手,各司其职共同为患者保驾护航。呼吸治疗师这一职业起源于美国,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于1997年开办呼吸治疗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公开资料显示,从这里毕业的呼吸治疗专业学生仅两百多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治疗师钱姣就是其中一位。
“呼吸机不是开的越猛越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进行参数调整,让其发挥最大效用。”让钱姣印象深刻的是,两年前曾有一位88岁的患者被送到她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因为该患者长期抽烟,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肺功能极差,同时因为肺部感染,肺部积聚了大量痰液,排痰能力差,属于典型的脱机困难患者,呼吸治疗师评估患者难以脱离呼吸机,呼吸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
在医生的指导下,呼吸治疗师钱姣每日密切关注呼吸机的各项参数,随时监测调整呼吸治疗的方案。“呼吸机有很多使用模式和参数,模式选择正确和参数设置精准,直接影响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钱姣说。经过一系列针对病员个体化的精准的调整和监测,老人病情逐步稳定。
一个很尴尬的现状是,大多数医院的呼吸治疗多由医生护士兼任。目前,我国各大医院专职的呼吸治疗师总数不过百人,“目前国内开设呼吸治疗专业的学校以个位数计算。”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白茹 摄影记者 田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4日,记者从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省教育厅发布最新通知,对全省中小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作出通知。根据...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