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毋庸置疑,面对疫情,影视人纷纷淬炼“内功”,期待疫后迎来新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
出台帮扶政策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和冲击可能比预想的要大。从目前情况来看,疫后影视业也还会有一个恢复期。”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曙光说,疫情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影院的压力最大,制片公司、宣发公司等也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
近年来,电影业增速已经放缓,这次的疫情被保利影业总经理张信生形容为“迎头一击”,造成电影上下游生产经营暂时停滞,内容难以变现,人才被动流失。
2019年春节档票房约70亿元人民币,2020年春节档停摆至今,电影市场的损失由此可见一斑。电视方面,所有剧组暂停拍摄,网综、网剧等的生产也受到影响。专家认为,2020年的影视剧产量将有所减少。
自2月6日起,北京、上海、江苏、云南等影视业大省、直辖市陆续出台了不少有关中小企业和电影产业的文件和通知,从补贴和减免两个方面对电影业进行扶持,减轻企业负担,缓解压力,影视企业普遍认为,这是“给行业雪中送炭”。不过张信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多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比如针对影城租金问题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给予影院专项资金补贴等。
沉淀淬炼“内功”
寒假期间,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所属的一家影院在线上卖出了共计10余万元的会员卡。这是在今年闭店期间与顾客完全见不到面的情况下取得的业绩。
2月28日晚,四川太平洋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彦做了《疫情闭店期间,影院如何困中求变与积极自救》的线上直播课,虽然是收费课程,仍然吸引了电影业内1400余人涌进直播间。在课上,王彦分享了公司的经验:构建自有渠道和平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和顾客沟通的有效途径,保持品牌与顾客的连接;产品个性化和促销定制;加强线上的推广以及新工具的运用;进行社群营销;梳理客户数据的挖掘,做一些有温度的维护和联动……一系列“闭店不失联”的有力举措,令听众茅塞顿开,深受启发。
“现在大家有时间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模式,整合资源。大家也都有众人拾柴、抱团取暖的态度。”火麒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玉说,他近日来与业内的开发、出品、营销和演员经纪等产业链上各处环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低迷的时候,大家互相激励、打气很有必要。”
期待创新发展
在采访光线影业编剧导演事务部总经理朱璐时,她告诉记者,光线影业已经复工整整两周了。此前还有两周她在家办公,和编剧、导演们的日常工作模式就已经恢复,进行了多次线上语音会议、视频会议,跟进剧本和稿件的写作,只是取消了见面沟通。由于编剧工作是整个行业的最上游,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朱璐的部门现在比平时更忙。“公司要求我们紧锣密鼓做很多项目的准备工作,一旦剧组可以复工,我们可能就有好几个剧组开工。”
令朱璐感到欣慰的是,年轻的编剧们通过这次的疫情,对生命、对民生的思考更多、更深入,“他们成熟了,长大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压抑了许久的观影需求一定会反弹,下半年票房有可能会迎来一个井喷期。
中国电影的基础依然深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张信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产电影行业的影响必须辩证地看。疫情之后,整个行业必定会积极反思,创新求变,迎来更健康的发展。
电视剧创作方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认为,遵照2月20日广电总局下发的有关通知,重新开工后,剧集生产将面临转型升级,长剧变成短剧,天价片酬一定程度上将得到抑制,平台在制作上的话语权可能会进一步集中,编剧成为制作中的核心成员,剧集的质量更有保障。国内也有可能学习美剧、英剧、日剧和韩剧的季播模式,剧集制作流程体系高度工业化,整个市场将更趋于理性。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足不出户享专业法律服务 西部首家互联网律师事务所在绵正式上线运营
本报讯(记者郑金容)日前,“西南科技大学与四川科通律师事务所法治助力科创区企业复工复产赠书仪式暨社区治理法律在线开通仪...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