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生点赞省医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邓霞)3月18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3月12日,该医院肺移植团队多学科协作,继续开展高新难技术,在全国著名肺移植专家、医院肺移植病房荣誉主任陈静瑜教授带领下,在一天之内成功完成两例危重症患者肺移植手术。
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3月6日,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刘女士在“人工肺”和转运呼吸机的辅助下,经过600多公里、长达7小时的车程,被转运至四川省人民医院。今年66岁的刘女士,被遵义医院确诊为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她的肺功能进入终末期,出现不可逆的肺纤维化伴急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生命垂危。该医院启动院内肺移植团队工作模式,经过缜密的术前评估,建议患者转院做肺移植。
幸运的是,3月11日,通过网上分配,刘女士终于等来了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匹配的肺源,四川省人民医院立刻派出ICU、胸外科、手术室等相关人员赶赴重庆进行供体评估维护和摘取。经过严格新冠筛查后,3月12日,肺源终于从重庆到达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这是一场难度极高的手术。”由于刘女士的体型极其瘦小,与供肺者的体型相差较大,刘女士的胸腔根本“塞”不下供肺,导致无法进行常规肺移植。陈静瑜教授果断决定做急诊双肺肺叶移植。这项手术本身就已经极具挑战性,术中还要克服一系列的手术风险,手术的每一步都惊心动魄,最终肺移植手术团队历经6小时鏖战顺利完成双肺移植手术,手术过程堪称“完美”。
术后第三天患者拔掉“人工肺”,循环也逐渐稳定。陈静瑜教授在术后感叹:“这一例肺叶移植手术应该是国内迄今为止新冠肺炎期间难度最大的一例!”
据悉,同一天省医院肺移植团队还为内江市一名患者胡先生进行肺移植手术,经过3个小时顺利完成第二台“人工肺”辅助下肺移植手术。胡先生术后第二天便先后拔除了“人工肺”和气管导管,目前已经开始术后康复训练。
新闻推荐
前两月四川经济成绩单发布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降幅低于全国
本报讯(实习生向柃樾记者王旭)根据省统计局3月17日发布的1月至2月四川省主要经济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前2月,全省规模...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