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在青海牧区,异地扶贫搬迁让牧民生活变了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搬进新住所 搬出新未来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09-12 02:44   https://www.yybnet.net/

13岁的参旦多杰进屋时,五六个记者正在他家采访。他有些紧张,安顿好客人坐下后,他才坐下来,大大方方地用汉语回答起问题。

比参旦多杰年长1岁的姐姐东智卓玛用藏语嘟囔了几句,帮忙翻译的工作人员笑了:“她说自从搬家后,弟弟越来越‘端庄’了。”

东智卓玛口中的“搬家”指的是易地扶贫搬迁。近年来,在青海省广袤的牧区,不少过去住在帐篷里或土坯房中的藏族同胞,住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进新房子,也搬进了新生活。

他们用上了电,学会一技之长,有了谋生技能,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从一支手电筒到一台洗衣机

8月19日,海拔43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阳光明媚,47岁的藏族大娘康吉正在自家小院里用洗衣机洗衣服。能方便地用上电,对康吉来说,是从一年多以前才开始有的生活。

2019年以前,来自玛多县扎陵湖乡尕泽村的康吉一家还过着游牧生活。由于经济状况欠佳,那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一支手电筒。

一年前,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康吉一家搬到了县城旁边的查理镇噶丹村集中安置点。如今,除了洗衣机,她家里还有电视、冰箱、电磁炉等各种电器。

“以前没电的时候,衣服全靠手洗,天热时牛羊肉难以保存,就算是简单做一顿饭,都要花很长时间。”康吉说。

迈入“电气时代”,康吉一家除了受益于搬迁政策,也受益于玛多县近年来的电网改造工程。由于位于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玛多县城以前都只能靠柴油机供电。玛多地处黄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用电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15年,青海省政府与国家电网联合启动了“果洛联网工程”解决牧区缺电问题。2016年8月,随着玛多330kv开关站投入,玛多县用电正式接入了国家大电网,县城居民终于用上了安全、可靠、清洁的电能。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多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里,曾经世代住在帐篷中的搬迁群众的基本生活设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等待救助到靠双手致富

雪域高原电力普及不仅给牧区人民带来便利的生活,也带来了致富增收的机会。

2016年,原本居住在玛多县黄河乡江旁村的仁次一家通过玛多光伏电站获得3.3万元的分红。当年,仁次利用这笔钱到四川学习了藏服加工制作技术。

2018年,仁次一家4口搬入了查理镇果洛新村,与过去在江旁村的生活相比,稳定的电力供应让仁次的一技之长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很快,他购置了电动缝纫机和熨烫机,在家里开起了藏服制作手工作坊。

“一顶藏式帽子500元,一件传统藏服能卖到4000元。”仁次乐呵呵地算着账。如今,他已从贫困户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4岁的仁青加和38岁的妻子切忠也靠做裁缝彻底摆脱了贫困。

切扎村距离共和县府恰卜恰镇24公里,是该县4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7年,全村居住偏远、分散的1144户471名农牧民进行了搬迁,其中101户334人通过统规自建住房方式,异地安置于恰卜恰镇城北新区,距离县城仅3公里。仁青加一家就在其中。

同年,仁青加和妻子参加了共和县就业局为贫困户免费开办的技能培训班,双双习得了裁缝手艺。如今,通过县城里的服饰公司,夫妻俩每月能接到10套左右的藏服订单。

“离县城近,接单、拉原料、送成衣都很方便。”在仁青加的2019年家庭收入明白卡上,务工收入一栏有近3万元,“都是靠双手挣来的。”仁青加很是自豪。

便利的地理位置,让切扎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规划。据廿地乡党组书记杨果介绍,除了靠近县城,切扎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地处109国道旁,常有货车司机和前往青海著名景点茶卡盐湖的游客从此经过。2019年,整合各级资金858.69万元,切扎村开始修建集餐饮、住宿、购物于一体的产业扶贫孵化基地。

“今年9月,产业园大楼即将对外出租,既可以就近解决群众务工,又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杨果表示。

从考试不及格到“我要考大学”

“过去也不是老师教得不好,是我自己学得不好。”采访时,参旦多杰这句颇为老成的话把所有人都逗乐了。不过,男孩这句话,也真切地道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给姐弟俩的学习带来的变化。

参旦多杰一家来自玛沁县当洛乡查雀干麻村,属当地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家中没有草场等资源,姐弟俩全靠母亲达日卓玛在乡镇饭店做厨师的1000多元收入过活。生活艰难,东智卓玛常常见到妈妈愁眉不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姐弟俩很难专心于学习。东智卓玛说,过去在当洛乡上小学时,她很难得能在考试中及格,弟弟更是坐不住。

2018年9月,在自筹了1万余元资金后,一家三口搬家了久美家园80平方米的新居,东智卓玛和参旦多杰各自进入了玛沁县教学质量较好的初中和小学,达日卓玛在县政府获得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每月工资2870元。加上产业入户资金在合作社中的分红,去年,家里的总收入达到了2.8万余元。

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转移就业,安置在久美家园的7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了户就业率100%。

母亲达日卓玛脸上的笑容多了,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好了。上学期期末考试,参旦多杰和东智卓玛各自获得了班上的第3名和第6名。

易地搬迁后,参旦多杰有机会去了西宁和成都,大城市的繁华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这个藏族男孩已有了自己的梦想,“好好念书,考上大学。”

新闻推荐

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提升改造项目奠基

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提升改造项目奠基明年大运会将在这里举办赛艇比赛本报讯(记者雷倢)9月10日,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提升...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在青海牧区,异地扶贫搬迁让牧民生活变了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搬进新住所 搬出新未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