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砀山新闻 > 正文

一场特殊的攻坚战

来源:拂晓报 2014-06-23 20:13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1版)一直坚守在一线,20多天都没回家。端午节前一天,他爱人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他也没能赶到医院。

一边是儿子生病,情况紧急,亟需转院,一边是禁烧节骨眼,重任在身,无法脱身。面对着家人责备和对孩子的歉疚,砀山县气象局副局长张奎超权衡再三,选择坚守。

埇桥区水利局的陈晓倩和市水利局的刘军是一对夫妻,两人恰好都被派往禁烧一线,正上初中的孩子没人照顾,只有放在亲戚家,生病的母亲无法照料也只能交给年迈的父亲看护。夫妻俩在田间地头奔波,不辞劳苦,毫无怨言。

……

这样的禁烧干部不胜枚举,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是他们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无限忠诚的“禁烧赞歌”,是他们坚韧不拔、坚不可摧的魄力,打赢了今年“三夏”禁烧之战。

秸秆的华美“变身”

秸秆浑身是宝,焚烧实在可惜。可这个“宝贝”究竟怎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日前,记者走访宿州市部分小麦主产区了解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宿州市探索出秸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收集等多条路子,实现了秸秆的综合利用。

粉碎还田,满地铺金,土地增肥,农民增收。“粉碎还田好处多,既可以解决秸秆的去处,还等于给自家地里施了肥。”砀山县官庄坝镇吴集村村民吴军思说,“以前庄稼苗子出不齐,而且容易生杂草,施肥也存在不均匀等问题,现在秸秆还田后,直接让播种机播下玉米种子,几个月之后打一次除草剂就可以了,减少了劳动成本。”

秸秆打捆,清运出地,售卖企业,收入可观。“政府有补贴,而且我感觉这个有利可图,所以一个月前买了台打捆机。”萧县王寨镇王寨村农机手武升红说,一天收十几吨秸秆,打捆后卖给电厂、造纸厂等,回收价格每吨在300块左右。“我们免费获得秸秆,又帮助农民解决秸秆处理问题,可以说是多方受益。”

秸秆禁烧的关键在综合利用,正是因为宿州市大力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打捆离田等方法,使老百姓的观念发生彻底转变,从“不得不烧”变成“不想再烧”,实现了小麦秸秆的华美“变身”,有力地促进了秸秆禁烧。  

本报记者 曾庆明

新闻推荐

砀山县实施“药品零差价”让利患者逾千万

本报讯  近期,砀山县以药品零差价为切入点在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实现综合改革,取消了过去的以药补医的政策,更好地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减少了医疗费用不合理支...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场特殊的攻坚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