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砀山是农业大县,现有70万亩水果和45万亩小麦。该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借鉴创新、试验示范,集成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逐步建立健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形成适宜砀山农业发展的绿色防控新模式,构筑起严密的农业生态网。
该县突出重点病虫害防控,对水果主要病虫害和突发性病虫害,如梨炭疽病、梨小食心虫等,及早制定防治预案,并结合病虫害发生动态,在生长季节指导果农适时防治,保障了70万亩水果生产安全;对小麦重大病虫,全面应用小麦播种药剂拌种、冬前化除化控、纹枯病综合防治、后期总体防治、“一喷三防”和穗蚜环保农药优选等多项防控技术,为45万亩小麦丰产夯实基础。
在果菜全生育期,该县全力推行病虫基数控制、免疫诱导提高、部分害虫诱杀、安全药剂防治、高效植保机械应用等五大绿色防控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累计1000多万元,购买黄板、性诱剂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物资,免费发给农民使用。据统计,今年该县已推广梨小性诱剂100万粒,防控面积20万亩;梨小性迷向诱芯10万根,防控面积1500亩;累计推广杀虫灯1500余台,杀虫覆盖面积达5万余亩;推广黄色诱虫板500万张,悬挂面积20万亩。同时,一批新型植保机械得到广泛应用,已推广大型四轮驱动风送式喷雾机10台,弥雾机800余台,担架式喷雾机200余台,推车式喷雾机300余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该县创新植保服务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普及。随着“四化同步”的强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企业等逐步成为砀山县植保技术的应用主体。该县农业技术员主动与全县3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海升集团等水果加工企业建立对接服务关系,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进镇入村,在生产基地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培训,形成砀山县植保服务新模式。在全县建立10个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如园艺场5000亩砀山酥梨、硕果合作社1000亩大棚梨、昊宇农业科技公司2000亩桃、红卫家庭农场1000亩大樱桃等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重点推广黄板诱杀、杀虫灯诱杀和性信息素诱杀果树害虫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辐射带动作用效果明显。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该县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质的提升。目前,全县拥有无公害食品48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5万亩,拥有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600亩,拥有有机食品6个。2013年出口罐头及浓缩果汁共3391批,同比增长33.5%;重量10.2万吨,同比增长26.6%;货值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无一例农残超标。
(李艳龙 王学良)
新闻推荐
全市“十佳离退休干部” 投票评选须知根据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关于开展全市“十佳离退休干部”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全市...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