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娄庄水厂投入资金2415万元,覆盖周边12个村庄,解决了4.8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灵璧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
宿城区第六批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摇号现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让村民老有所养。
砀山县就业技能培训送下乡。
萧县凤凰山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民生水利工程——埇桥区大营镇团结沟。
灵璧县人民幼儿园。
泗县瓦坊乡王集村民生工程管护后的乡村道路。
砀山县程庄镇坡里敬老院。
萧县为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等基本卫生服务。
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凤凰山大桥掠影。
2014年,宿州市民生工程到位资金70.59亿元,比2013年增加9.64亿元,增长15.8%;拨付70.51亿元,拨付率99.9%;支出资金67.13亿元,支出率95.1%。
学有所教方面:投入资金7.46亿元。向2.79万名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2148万元。新建幼儿园9所、改扩建38所。全市9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4个博物馆、1个美术馆全部免费开放。新建55个电子阅览室,1204个行政村共放映电影12717场,开展体育活动647场,开展文艺演出1078场。
劳有所得方面:投入资金3017万元。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760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353个,开发基层特定岗位296个,安排763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参加见习。
病有所医方面:投入资金25.9亿元。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528.7万人,累计补偿642.1万多人次,基金支出19.92亿元。救治艾滋病病人391人,救治结核病病人1001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完成免费婚检11万人,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7.8万人,发放资金2366万元。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1981万元。完成白内障复明940例,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6400人,实施贫困残疾人救助56247人,发放救助资金4200万元。
老有所养方面:投入资金13.5亿元。新建农村敬老院20所,1500张床位;新建、改扩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1000张床位,为22448名低收入老人发放高龄补贴134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理参续保316.8万人,为83.57万名符合领取条件的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5.22亿元。向3.5万名农村五保户发放资金7307.4万元,向26.13万名低保对象,累计发放生活保障金3.48亿元。
住有所居方面:投入资金10.8亿元。向11183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赁补贴2398万元,公租房新建任务6634套,在建7334套,开工率110.6%。棚户区改造任务18000套,在建24769套,开工率137.6%。廉租房年度计划建设634套,已开工638套,开工率101%。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020户全部完工。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作物投保面积636万亩,午季秋季作物付赔款8935万元,赔付138.4万亩,77万农户受益;养殖业共承保牲畜25.5万头,共赔付牲畜1.5万头,付赔款1254万元,1.08万养殖户受益。889个一事一议项目已全部完工。29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部完工。130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需2014年度完工12座,已完工129座。19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已投入资金38736万元,目前工程进度完成85%,超年度任务5个百分点。
主要做法
2014年民生工程项目调整变化后,涉及范围更广,受益群众更多,实施工程量更大,为争取工作主动,市委、市政府2014年年初对民生工程提出抓早、抓实、抓细的要求,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合力推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格局。去年上半年,作为全省民生工程工作先进市,宿州市在省民生工程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8、9、10三个月民生工程进度较快,分别位列全省第二位、第三位、第五位。
“三个强化”确保民生工程推进有力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协调推进执行力。各级党委政府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民生工程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建立主要领导责任制,人大、政协建立视察、考评、调研制度,定期调度民生工程工作进展,对动作迟缓,进度靠后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分管市长约谈制度。
强化工程调度,提升民生工程实施质量。2014年,宿州市依托已经建成运行的民生工程网站,加强日常调度,发挥了网络及时调度、及时推进的作用。市民生办根据各县区民生网站上发布的工作动态和做法,及时收集整理,对部分项目进度较慢的县区进行精准调度,指导有关部门和县区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去年,市政府共召开民生工程专项调度会四次。
强化监督检查,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成立民生工程联合督查组、建立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邀请监督员参与民生工程巡视等方式,形成了立体交叉的监督检查网络,确保补助类项目严格按照“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打卡发放”,工程类项目严格按照“六制”管理要求操作。
“三个探索”创新民生工程管理方式
探索网上公示,提升民生工程透明度。2014年,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的原则,宿州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民生工程受益对象和建设类项目招标文件网上公示探索。截至目前,宿州市已对残疾人生活救助等13项补助类民生工程进行了网上公示,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公示过程遇到困惑时,得到了省民生办指导和帮助,对公示的项目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使网上公示工作进一步规范。
探索民生工程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民生工程投入效果。为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市政府出台《宿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宿州市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政府购买服务办法》,向社会公布了《宿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并将各县区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内容。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各地各部门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职业介绍、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农村文化专项补助、一事一议项目、农村清洁工程后续运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乡镇文化站管理、五保机构管理、沼气工程等项目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创新后续管养机制,提升民生工程运行效益。民生工程项目建成是基础,管养运营是关键。近年来,市政府坚持建管并重的指导思想,把管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发挥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各地各部门修订完善民生工程管护办法,制定工程建后管养制度,建立健全工程管养长效机制,明确管养主体责任,并落实管养专项资金。2014年,宿州市实施的农村清洁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通过建立后续制度,确保了项目发挥持续效益。
本版文字:张清洁 王桂林 本版图片:由县区民生办提供 本版策划:张化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来,砀山县总工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全面依法推进工会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在全...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