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砀山新闻 > 正文

喜看乡村美如画——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综述

来源:拂晓报 2015-01-18 21:56   https://www.yybnet.net/

砀山县把美好乡村建在回民同胞的心坎上,改善少数民族居住环境,发展少数民族产业,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图为游客在砀山县美好乡村示范村中许村欣赏村庄美景。农民有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图为省级美好乡村——埇桥区曹村镇桃山村文化休闲广场。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宿州好人”,引领带动周边人,传递社会正能量。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农民彭伟平不顾自己有孕在身,跳入水塘勇救落水儿童,被誉为“最美孕妇”,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图为2013年3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彭伟平返回家乡。泗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深入开展“三清”、“四修”、“五化”活动,清洁家园、美化环境。图为沟塘清淤后泗县美好乡村曹苗村古运河遗址。萧县注重示范村产业发展,加大“酵母”工程投资力度,每村投入10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萧县美好乡村费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0万元。图为山清水秀的美好乡村示范村费村村貌。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埇桥区夹沟镇夏刘寨村现代农业。省级美好乡村——灵璧县虞姬乡虞姬村一角

过去一年,全市各地坚持尊重民意、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合力推进,积极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具有皖北特色的美好乡村建设之路。埇桥区打造乡土气息美好乡村,萧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砀山县把美好乡村建在回民同胞的心坎上,灵璧县产业扶贫,泗县党员干部一带三、美好乡村路子宽等做法与经验在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2013年度36个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以较好成绩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萧县和埇桥区名列皖北先进,先进县区居皖北前列,圆满实现“全省超平均,皖北保先进”的预期目标。

回  眸

2013年度36个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经过全市上下两年的努力,宿州市首批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36个示范村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宿州广袤的田野上,彰显了美好乡村建设良好的示范效应。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36个中心村11+5项目较好完成,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村庄绿化亮化等工程的实施,使村庄面貌大为改观,示范村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村容村貌较好,村庄与周围自然景观优美,田园特色突出,深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示范村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多数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36个示范村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注册家庭农场198个,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8个,加入农业社会化组织的农户占总户数的35%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三是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各村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室)、便民超市、休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配套齐全。各重点示范村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宣传文明新风,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着力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四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有了坚实基础。各地从建好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阵地建设、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六大载体建设活动,全面加强36个示范村基层组织建设。

2014年度37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快速推进。2014年以来,宿州市各地美好乡村建设继续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环境整治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设施建设为抓手,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新高潮。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分期分批推进。全市37个省级重点示范村严格按照市评审通过的建设规划,分期分批有序推进,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双基”建设。各地积极整合安全饮水、农民文化乐园、电网改造、“一事一议”、扶贫开发等项目,用于村庄公共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从县区统计报表来看,2014年度全市37个重点示范中心村已整合项目资金近6.9亿元,大部分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落实,不少已开工建设。三是群众投资投劳,参与新村建设。示范村村民采取自建、联建、委托代建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支持新村建设。2014年以来,37个示范村共新建农民新居6000多套。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查调度。各地继续实行督查调度等机制,督促示范村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出台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激励机制,对美好乡村建设成绩突出的示范村负责人择优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加大“酵母工程”投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着力解决示范村长效管护难题,萧县每个示范村此项投入超过100万元。

2015年度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启动建设。省美好办《关于申报2015年度全省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的通知》下发后,宿州市积极组织各县区做好申报工作。通过各县区自主申报,经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选择了40个(每县区8个)群众积极性高、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强、交通较为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作为2015年度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各地正积极谋划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

展  望

按照“量力而行、主动作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民主决策”的建设路径,实行“市作指导、县区主导、部门参与、乡村实施”的工作机制,以“五项工程”(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富民、土地整治、社会管理)为载体,推动“六个一批”示范村建设,即巩固提升一批、整体规划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启动建设一批、“三线三边”整治一批、统筹推进一批,到2015年底,打造100个左右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事业完善等各具特色的省级重点示范中心村,整治1000个左右自然村,形成“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以点带面的美好乡村建设格局,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建设。各地美好乡村建设要做到按规划建设,按时序推进。2013年度36个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要按照规划,进一步完善功能,做好巩固提升。2014年度37个省级重点示范村严格按照规划,分期分批有序推进。

坚持统筹推进,突出建设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提升2013年度36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扎实做好垃圾、污水处理,保持环境整洁卫生;要加快村级主导产业培育,逐步增加农民收入;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二是全面推进2014年度37个重点示范村建设,围绕美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在村庄道路、村庄绿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通信、沟塘清淤等方面,切实加快“双基”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启动2015年40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建设,要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做好涉农项目资金整合。

围绕“三线三边”,抓好环境整治。按照省相关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宿州市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大“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加大示范村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督查考核,强化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要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加快重点示范中心村土地流转速度,发展规模农业,提高经营的集约化水平。二是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特色专业村(乡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大力加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建设。每个重点示范中心村要确立一个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扶持1个农业企业、2个示范合作社、3-5家示范家庭农场。

建立健全机制,常态长效推进。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将目标任务具体到人,谁的责任谁负责。二是继续坚持督查、观摩制度,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实行激励奖惩机制,干得好的示范村负责同志,可优先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四是探索建立示范村长效管护机制。对已建成的美好乡村示范村,市财政每年每村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运营费用,县区财政按照同等比例配套,主要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卫生保洁等。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新闻推荐

高铁新区狠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本报讯  连日来,砀山县高铁新区采取多项举措,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督查,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各个阶段工作的有效落实。以纪工...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喜看乡村美如画——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综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