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厅长纪冰、副市长李朝晖调研泗县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建设。
市水利局在文化广场组织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
水法宣传进社区
水法宣传到课堂
工作人员向企业职工宣传水资源保护
送水法进校园
水法宣传到企业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人类所能利用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障。
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北部,黄淮海平原南部,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较早,程度较高的城市。同时,随着宿州市近年来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发展,工业及生活用水不断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宿州市水利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宿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完善制度 夯实管理基础
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规划体系,编制《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宿州市水功能区划》等多个规划,同时配套了实施方案,基本建成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体系。
用水效率制度初步建立。成立了宿州市单位工作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指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宿州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指标考核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宿州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指标综合考核办法》等,扎实做好用水效率考核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有力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为全面开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打下了坚实基础。
领导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出台了《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宿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为全面抓好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市政府由十九个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宿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宿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
规划先行 强化工作指导
相继完成了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划、水资源取用水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用水总量统计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并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要求,开展并实施了《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等工作,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面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每月定期对全市主要河流开展水质监测,编制了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月报和水质监测分析评价报告,圆满完成了省水利厅下达宿州市年度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
进一步加强宿州市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工作,建立了排污口巡查制度,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境内排污口数量,进行GPS定位并登记造册建档。每年发布一次水资源公报。
取水许可 实现合理用水
认真贯彻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程序,特别是在取用深层地下水审批方面,严格落实国家对地下水保护的有关规定,积极引导和推动非常规水源利用。在年度取用水计划方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水量指标,建立了市、县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结合取用水户的取水申请,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制定用水计划,做到科学计划,合理用水。
优化配置 保证供水安全
2014年,市水利局开展了新一轮的城西水源地勘察评价工作,通过查明城西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下水环境等问题,重新评价城西水源地的开采量和开采潜力,为合理开采城西地下水,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了城西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工作,合理调整了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及卫生防护带,同时,开展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勘察研究,为城市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全面保障。
从严控制 提高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省水利厅下达宿州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并将“三条红线”指标分解,下达至各县(区),实行取用水计划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实时监控 加速信息化进程
为加强对取用水资源实时监控,保证第一手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细化,市水利局开展了宿州市水资源取用水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国控取水户是24户、69处监测点,省控取水户8户、11处监测点,市控6户,7处监控点远程计量设施安装工作,通过系统平台建设,与省、县实时数据进行传送和远程监控,使宿州市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综合治理 改善水生态
编制了《砀山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安徽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开展了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实施了清水工程和新汴河城区段治理工程,通过对城区内的新汴河、运粮河、环城河、三八河等河道进行清淤疏浚、生态护砌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改善了城区内水环境,提高了区域内水生态的稳定性,推动了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注重宣传 提升法制意识
为推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深入人心,在日常工作和“世界水日”、“六五”普法、“12.4法治宣传日”等宣传周期中,通过认真准备方案、精心谋划布局,扎实组织宣传,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形成了“荧屏有像、报刊有文、街头有点、手机有音、活动有势”的立体宣传态势,有效提高了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
加强执法 维护水事秩序
为有效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今年以来,我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推进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一是加大巡查力度。水行政执法巡查采用“分组管理”和“交叉管理”机制,明确各组的任务、职责及巡查次数,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水法规的行为当场进行制止,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
二是凡举必查。对于群众来电、来信,根据举报情况,落实执法人员,研究查处措施,立即着手查处。案件处理结束后,及时向群众反馈案件处理结果。
三是大力开展河湖专项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活动。制定全市河湖专项执法检查实施方案,专门成立工作机构,加大侵占、破坏河道的案件查处力度,通过这次专项执法和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涉水违法案件频发势头,全面提升水行政执法水平,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
链接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Wa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本版文字、图片由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提供
稿件统筹 本报记者 张化云 余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砀山县玄庙镇绘制并发布村干部权力运行流程图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流程图,旨在进一步规范村干部权力,方便群众监督。该镇...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