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看书学习科技、法律的人多了,违法乱纪的人少了;谋化发家致富的人多了,赌博闹事的人少了;书屋书桌多了,饭局牌场少了……近年来,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砀山县农村农民的生活正悄然发生改变。今年该县又新建172个村级“农家书屋”,送出10万余册书,极大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读书需求。
在“农家书屋”里,各类书籍触手可及。涉及农业、科技、法律、文化、实用技术等千余册图书,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看书学习,应用致富,不仅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还丰富了大家的科技文化知识,有利于培育适应农村“四化”的新农民。如今,农村书屋已成为农民农闲“充电”的好去处。
为规范管理“农家书屋”,发挥其作用,砀山县近期还对全县的农家书屋的场地、桌椅、书柜、消防设施、图书分类、编码、建档等进行了细致摸底和督促检查。并发动各乡镇文化站聘请基层党员干部、离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为农家书屋宣传员,利用节假日、空闲时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本报记者 刘艳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砀山县残联坚持便民、为民、亲民原则,深入实施涉残民生工程,树立“我要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保姆式”服务理念,开辟残疾人服务便捷通...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