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6月份,都是砀山西瓜大丰收的时候,来砀山收瓜的客商络绎不绝,运瓜的车辆川流不息。眼下,又到了西瓜丰收上市的季节,但砀山县程庄镇王屯村西瓜种植大户崔雁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今年西瓜的价格很低,只有5毛钱一斤,比去年低了一半多,还没有多少人来收购。”由于天气和市场的原因,今年宿州市砀山、萧县等地西瓜出现了滞销情况。日前,记者深入砀山县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西瓜滞销的原因,以及政府帮助瓜农销售的措施。
砀山西瓜连年获丰收
砀山县优质的气候、光照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瓜果蔬菜生长,所产西瓜以皮薄汁多、甘甜爽口而闻名。最早上市为每年5月上旬,至6、7月份达到销售高峰。
近年来,砀山县委、县政府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倡导种植“绿色瓜”,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并采取优化配方施肥、喷施生态农药、鼓励施用有机肥等措施,使西瓜达到无公害、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绿色食品标准。还与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和安徽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技术合作,选用高产优质新品种,实施无公害栽培,目前全县涌现出多个优质西瓜的专业镇及品种专业村。
据砀山县农委瓜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朱本玉介绍,2012年以来,砀山西瓜行情一直较好,2014年均价为每斤1.2元左右,瓜农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今年该县西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又获得了大丰收,预计总产量60万吨。
大面积西瓜价低滞销
虽然今年砀山西瓜丰产,但萎缩的销售市场却让瓜农们心急如焚。“俺村连续十几年种植西瓜,全村产量超过1万吨。按照往年的行情,最便宜每斤也得一块多,不料今年四五毛钱一斤也卖不出去。今年李庄镇总共种了3000多亩京欣西瓜,眼瞅着瓜就要熟透了,但很少有商贩上门,真是愁死人了。”李庄镇蒋楼村瓜农张玉昌愁容满面地说:“种西瓜一亩地得投入三四千块钱,现在就按照每亩8000斤瓜全卖出去算,成本都不够。”
西瓜滞销的困境,让关帝庙镇西瓜种植户张新闻头疼不已:“现在西瓜已大量上市,只有零星商贩前来收购,价格也一降再降,很多瓜农都外出零售西瓜。往年东北、福建、广东的客商络绎不绝,但今年却无人上门,很让人苦恼。”
看着又大又圆的西瓜逐渐成熟却找不到“婆家”,关帝庙镇瓜农张红兵心里也是万分焦急。张红兵今年种了100多亩西瓜,他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外地客商都扎堆来收购西瓜,可今年来的客商寥寥无几,收购数量也大幅减少。
在砀山县,像张红兵这样的种瓜大户还有很多。他所在的关帝庙镇,最大的一户种植面积约280多亩,面积最少的也有10多亩。
气温走低是价低主因
为什么去年产销两旺的砀山西瓜今年突然就滞销了呢?据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5月份以来,由于砀山县天气持续低温和降水增多,推迟了西瓜的成熟期,与山东、河南等地的西瓜同时集中上市,造成西瓜市场供大于求。
第二,由于砀山西瓜的销售区域今年阴雨较多,气温低,天气凉爽,消费者对西瓜需求量减少,市场销售少,是造成价低的主要原因。据朱本玉介绍,在省外,砀山西瓜主要销往内蒙古、大庆、哈尔滨等地,但今年这些区域阴雨较多,天气较凉爽,西瓜销量不大。
第三,受强降水的影响,造成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另外,由于往年市场效益的带动,砀山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农户不注重生产科学规划,没有品牌优势做后盾,也是西瓜销售遇冷的原因。“前些年种植西瓜的效益比较可观,很多农户都跟风种植西瓜。加上这两年土地流转如火如荼,很多人选择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西瓜的种植面积比往年大了很多,产量过大、集中上市也影响了价格。”安徽省知名农产品经济分析师方阁说:“如果在种植前经过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就能有效避免滞销风险。所以,提高西瓜质量、联手打造西瓜品牌,是提振产业的第一要务。”
县政府帮忙给西瓜找“婆家”
看着又大又甜的西瓜销售缓慢,砀山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帮助牵线搭桥找“婆家”。6月8日,砀山县委书记朱学亮专程前往关帝庙镇、朱楼镇、程庄镇等西瓜主产区,实地调研生产销售情况,并要求县直有关部门全力以赴,采取切实措施,做好西瓜销售的服务工作,帮助农户销售西瓜。
县委宣传部、农委等部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传播砀山县西瓜丰收、销售经纪人及种植大户的信息,联系西瓜收购商到田间地头,加快产销对接,打通影响瓜农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县农委发动组织水果销售大户、经纪人,利用他们已有的水果销售渠道,大力销售西瓜,帮助瓜农拓宽销售渠道;县交通、公路、交警三部门在做好西瓜运输车辆引导、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承诺做到“一车不查、一车不扣、一车不罚”,并公布三部门的监督举报电话;县商务、市场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县内外果蔬批发市场主动联系经营大户,来砀山收购西瓜。日前,来砀山县收购西瓜的商户明显增多。李艳龙 本报记者 陈成光
新闻推荐
砀山县: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