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有无火点,一目了然。这是今年官庄坝镇安装了移动“蓝天卫士” 红外激光监控摄像系统后为禁烧工作带来的便利。这一系统可以24小时对禁烧区域全面远程监控,电脑、手机随时可看画面,如同装上了不停歇的禁烧“千里眼”。
砀山县官庄坝镇是农业乡镇,小麦种植面积达5.2万亩,每年秸秆禁烧都是镇村干部头等大事。为全力做好今年的秸秆综禁工作,实现连续4年“零火点”。今年,官庄坝镇在广泛宣传、人人布防的基础上,投资2万余元增上新设备——“蓝天卫士”系统。该系统利用遍布城乡的移动通信基站,将可以360度旋转的高清观测摄像头安装于基站发射塔顶端,具有红外夜视、10公里半径范围识别烟火、500米半径范围识别放火者面部特征等功能,禁烧情况通过实时监控画面尽收眼底。一旦发生焚烧秸秆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火点位置并派人处理。不仅提高处置焚烧秸秆现象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大大减轻秸秆禁烧巡查人员的工作强度。
“蓝天卫士”不仅长了一双“千里眼”,还会一门“读心术”。“千里眼”所监控的数据经监控平台分析处理,可以传送至镇村干部和巡查人员的手机终端,实现火情定位、即时报警、分级管理。同时视频监控系统能准确地统计焚烧情况,并将此作为考核到村、到包保干部的主要依据。
“今年秸秆禁烧,我们镇未雨绸缪,创新思路,注入了新科技,实现了从‘人防\’到‘人防+技防’的有效跃升,注定会打赢这场控制火点硝烟的硬仗。”官庄坝镇党委书记尉成辉告诉记者。(戴红梅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砀山县根据群众需求,结合地方实际,决定对民生工程中财政补贴标准进行大幅提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提高教育补...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